[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启闭的整体式采光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2306.7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6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覃斌;赵亚兰;吴恒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固尔邦幕墙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7/00 | 分类号: | E04B7/00;E04B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启闭 整体 采光 系统 | ||
1.一种可自动启闭的整体式采光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光顶主体和开启控制系统且所述采光顶主体是由开启控制系统控制开启和闭合,所述采光顶主体包括中空玻璃面板板块和铝单板板块,所述采光顶主体以铰接的方式设于建筑主体结构上,所述开启控制系统设于建筑主体结构上且与采光顶主体相连;
所述中空玻璃面板板块包括主钢龙骨、次钢龙骨、中空玻璃面板、封边铝单板、铝合金角码、玻璃副框、玻璃压块、双面胶条和硅酮结构胶和索绳挂板,所述主钢龙骨与次钢龙骨以焊接的方式连接成网格状结构,所述网格状结构与设于折弯钢板II上的耳板IV铰接相连,所述折弯钢板II以焊接的方式设置在建筑主体结构上,所述网格状结构上设有中空玻璃面板,所述中空玻璃面板的下侧通过双面胶条和硅酮结构胶粘贴在玻璃副框上,所述玻璃副框设于由主钢龙骨和次钢龙骨构成的网格状结构上,所述玻璃副框上压合设有一玻璃压块且在玻璃压块上穿设有不锈钢螺钉实现与网格状结构的固定相连,所述中空玻璃面板的前、后端的边沿分别通过铝合金角码连接有封边铝单板,所述铝合金角码为“L”型铝合金角码且铝合金角码的一边通过铝铆钉与封边铝单板连接、另一边设于次钢龙骨上且通过不锈钢螺钉与次钢龙骨连接,所述采光顶主体开启端的次钢龙骨上焊接设有索绳挂板且索绳挂板上设有圆孔;
所述铝单板板块包括主钢龙骨、次钢龙骨、铝单板I、铝单板II、铝单板III、耳板I和耳板II,所述主钢龙骨与次钢龙骨以焊接的方式连接成网格状结构,所述网格状结构上设有铝单板I、铝单板II、铝单板III,所述铝单板I的一端通过铝合金角码与中空玻璃面板的侧端连接,所述铝合金角码为“L”型铝合金角码且铝合金角码的一边通过铝铆钉与铝单板I连接、另一边设于次钢龙骨上且通过不锈钢螺钉与次钢龙骨连接,所述铝板单I的另一端与铝单板II的一端通过铝铆钉与u型铝板连接且u型铝板通过不锈钢螺钉固定在主钢龙骨上,位于此处的所述主钢龙骨上焊接设有耳板II且耳板II位于铝单板板块横向的中间位置,所述铝单板II的另一端与铝单板III的一端通过铝铆钉与u型铝板连接且u型铝板通过不锈钢螺钉固定在主钢龙骨上,位于此处的主钢龙骨上焊接设有耳板I且耳板I位于铝单板板块横向的中间位置,所述铝单板III的另一端通过铝合金角码与中空玻璃面板的侧端连接,所述铝合金角码为“L”型铝合金角码且铝合金角码的一边通过铝铆钉与铝单板III连接、另一边设于次钢龙骨上且通过不锈钢螺钉与次钢龙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启闭的整体式采光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顶主体还包括防腐垫片,所述防腐垫片设于玻璃副框与由主钢龙骨和次钢龙骨构成的网格状结构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启闭的整体式采光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控制系统包括支撑杆件系统、电动卷扬、索绳和索绳挂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启闭的整体式采光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件系统包括支撑杆件、电动伸缩撑杆、电动插销、固定滑轮、电动插销控制器和耳板III,所述支撑杆件的一端与耳板I以铰接的方式相连,所述支撑杆件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电动插销、耳板III和固定滑轮,所述电动插销的位置与电动插销控制器上锁定电动插销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耳板III上铰接设有电动伸缩撑杆且电动伸缩撑杆也与耳板II以铰接的方式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启闭的整体式采光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卷扬设于所述建筑主体结构上,所述电动卷扬中设有索绳且索绳依次搭接在固定滑轮上直至索绳的另一端连接索绳挂钩,所述索绳挂钩与采光顶主体上的索绳挂板挂接,所述电动卷扬通过控制索绳的收放且同时配合支撑杆件系统的打开、收起来实现采光顶主体的开启和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固尔邦幕墙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固尔邦幕墙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230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