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2593.1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5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伟;杨红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东伟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11255 | 代理人: | 黄晓军 |
地址: | 100025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潜流 人工 湿地 污水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污水进行净化的过程。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其应用了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
大型人工湿地均采用土建施工方式建设。目前随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领域的不断发展,小型化人工湿地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针对小规模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备,以实现针对小规模人工湿地进行有效的污水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一体化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和人工湿地箱体,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分别连接在所述人工湿地箱体的两个端面上,在所述人工湿地箱体内利用隔板分隔为4个污水顺序经过的区域:进水区、上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区、下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区、出水区。
进一步地,在所述进水区和所述上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区之间设置进水区隔板,所述进水区隔板的底部开设孔洞,在所述孔洞上均匀安装进水布水管,在所述进水布水管上均匀设置布水孔,污水从所述进水区经所述进水布水管上的布水孔均匀进入所述上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区内。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布水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进水布水管在所述上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区内规则布设。
进一步地,在所述上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区和所述下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区之间设置中间分区隔板,在所述下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区和所述出水区之间设置出水区隔板;
污水自下向上流经所述上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区后,经所述中间分区隔板的顶部进入所述下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区,在所述下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区的底部设置出水收集管,该出水收集管安装于所述出水区隔板底部的孔洞上。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收集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水收集管在所述下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区内规则布设。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收集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区连接,出水经所述出水收集管进入所述出水区,后经所述出水管流出一体化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备。
进一步地,在所述上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区内填充三层人工湿地基质,自下而上分别为下层大粒径重质基质、中层中粒径多孔轻质基质和上层小粒径重质基质。
进一步地,在所述下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区内填充三层人工湿地基质,自下而上分别为下层大粒径重质基质、中层中粒径多孔轻质基质和上层小粒径重质基质。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独自使用,或者;多套设备组合使用。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备为一体化结构,工厂标准化批量制造,造价低,占地小,土建工作量小,施工周期短,可现场组装,方便运输;设备箱体为塑料材质,采用滚塑工艺一次性整体制造成型,防腐、防漏、抗老化,使用寿命长;该设备将上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和下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结合,在增强了人工湿地生化反应去除污染物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减小占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备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备剖面示意图;
图中:1-进水区;2-上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区;3-下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区;4-出水区;5-人工湿地箱体;6-进水区隔板;7-进水布水管;8-中间分区隔板;9-出水收集管;10-出水区隔板;11-进水管;12-出水管;13-上层小粒径重质基质;14-中层中粒径多孔轻质基质;15-下层大粒径重质基质;16-水生植物。
图3、图4、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备组合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东伟,未经张东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25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湖泊脱氮造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河道支流入干流处的生态格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