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药箱自吸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2984.3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5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杨高贤;孙丙合;韩同炅;杨淑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聚邦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药箱自吸液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水处理系统中,都需要用到加药装置,如:通过对系统加酸、碱来调节水的PH值;通过加杀菌剂对原水(或产水)进行杀菌;通过加混凝剂、絮凝剂对原水中的悬浮物进行混凝(絮凝)处理;通过加还原剂去除水中的余氯;通过加阻垢剂阻止(延缓)反渗透膜的结垢等等。这些药剂中有的是把固体药剂加入溶液箱中进行搅拌溶解形成液体,再用加药泵加入到系统中,如混凝剂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硫酸亚铁等都是粉状固体药剂,而大部分是液体药剂直接加入溶液箱,用加药泵加入到水处理系统中去,其中多种液体药剂具有强刺激性和腐蚀性,如盐酸、硫酸、液体氢氧化钠等,将这些液体药剂加入加药溶液箱时,容易溅出来对人体造成腐蚀损伤,如盐酸还会冒出酸雾进入人体呼吸道,对眼睛和呼吸道都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在大的水处理系统中,可以设计用卸药泵向加药溶液箱中卸药,但在一些中小水处理系统中,考虑到投资成本和现场实际情况,只能用人工向溶液箱里加药,这样既增加了操作工人的体力劳动,还增加了操作工人的人身伤害的危险性,这个问题在水处理行业普遍存在,一直困扰着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有很多技术人员对此问题进行过多种研究,但效果都不太理想,现在仍然是众多技术人员攻关的一个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人力添加药剂,实现自动化,通过真空自吸实现药剂添加的加药箱自吸液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药箱自吸液装置,包括主管路,所述主管路上设有支管路,所述支管路上沿水流方向设有喷射器,所述支管路靠近所述喷射器的进水口端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支管路靠近所述喷射器的出水口端设有第二阀门,所述喷射器的吸液口通过吸液管路连接溶液箱,所述吸液管路靠近吸液口端设有单向阀,所述吸液管路靠近所述溶液箱的出气口端设有第三阀门,所述溶液箱的进液口通过进液管路连接外部药剂罐,所述进液管路靠近外部药剂罐端设有第四阀门。
本实用新型加药箱自吸液装置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加药箱自吸液装置,通过加药溶液箱药液自吸装置向溶液箱中加药,减轻了操作工人的体力劳动,需要向溶液箱中加药时,只要把外部药箱或加药车放置在加药装置旁边,把外部药箱的出液口和加药溶液箱的进液口连接好后,打开喷射器的进、出口阀门,启动水处理设备,则药液在喷射器的吸力作用下自行流到了溶液箱中,不需要人工搬运添加药液,大大的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
2、本实用新型加药箱自吸液装置,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能够保证药液加入过程中不漏不撒,不滴不渗,且防止了挥发性药液如酸雾挥发到空气中,从而造成人体吸入到呼吸道内,加药方便,保证溶液箱中的药液液位可以达到任一设定的高度。
3、本实用新型加药箱自吸液装置,成本低廉,安装简单,比用卸药泵成本占比不到10%,且不需要电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加药箱自吸液装置,包括主管路1,所述主管路1上设有支管路2,所述支管路2上沿水流方向设有喷射器4,所述支管路2靠近所述喷射器4的进水口15端设有第一阀门3,所述支管路2靠近所述喷射器4的出水口16端设有第二阀门5,所述喷射器4的吸液口17通过吸液管路7连接溶液箱11,所述吸液管路7靠近吸液口17端设有单向阀6,所述吸液管路7靠近所述溶液箱11的出气口9端设有第三阀门8,所述溶液箱11的进液口10通过进液管路12连接外部药剂罐14,所述进液管路12靠近外部药剂罐14端设有第四阀门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聚邦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聚邦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29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TA氧化残渣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指纹功能检验方法及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