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减小应力并促进骨折愈合的弹性接骨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4373.2 | 申请日: | 2017-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4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明;陈海;沈广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晓明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小 应力 促进 骨折 愈合 弹性 接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减小应力并促进骨折愈合的弹性接骨板。
背景技术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是常见损伤,对于长骨两端骨折以及部分骨干骨折,常采用接骨板螺钉系统固定,应用接骨板螺钉固定骨折,由于与接骨板弹性模量与骨骼弹性模量相差太多,产生应力遮挡现象,导致局部应力集中,易发生接骨板和螺钉松动、疲劳断裂等情况,此外,由于接骨板直接与骨面接触,使局部骨膜及其血管网受到压迫,影响骨质血液供应,减缓骨折的愈合速度,甚至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局部骨质坏死吸收等现象,在临床治疗中,接骨板的上述缺点与治疗要求形成难以调和的矛盾,一方面临床治疗要求接骨板固定牢固,防止固定钉松动、位移等情况发生,这就要求接骨板对骨面有足够的覆盖面积,并且与骨面紧密接触,由固定钉锁定牢固,因此导致接骨板应力增大;另一方面接骨板紧密压迫骨面又会造成对局部骨膜及其血管网的压迫,影响骨质血液供应,延缓骨折的愈合,反过来又影响了治疗的效果,因此如何解决在固定牢固基础上减小接骨板应力和妨碍血运之间存在的矛盾成为困扰医务人员的难题,迄今为止并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减小应力并促进骨折愈合的弹性接骨板,内固定板设为八分之一圆弧,从而使得内固定板与内固定板存在间隙,同时内固定板内设有减压槽,减小了覆盖面积,减少了对血管网的压迫,从而降低了对骨质血液供应的影响,可以在安装槽内部填充利于恢复的药膏,从而能够使得患者较为快速的愈合,从而缩短治疗周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减小应力并促进骨折愈合的弹性接骨板,包括外固定板,所述外固定板的两侧均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外固定板上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滑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外固定板内侧的调节杆顶端设有内固定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固定板的内壁上设有减压槽,所述减压槽内设有安装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固定板外侧的调节杆上通过螺纹连接有外调节螺母,所述外固定板与内固定板之间的调节杆上通过螺纹连接有内调节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固定板设为四分之一圆弧,所述内固定板设为八分之一圆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孔的设置数量不小于三个,所述连接孔的设置数量不少于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能减小应力并促进骨折愈合的弹性接骨板,内固定板设为八分之一圆弧,从而使得内固定板与内固定板存在间隙,同时内固定板内设有减压槽,减小了覆盖面积,减少了对血管网的压迫,从而降低了对骨质血液供应的影响,可以在安装槽内部填充利于恢复的药膏,从而能够使得患者较为快速的愈合,从而缩短治疗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固定板、2连接板、3连接孔、4连接柱、5固定螺母、6调节孔、7调节杆、8内固定板、9减压槽、10安装槽、11外调节螺母、12内调节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晓明,未经胡晓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43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系统
- 下一篇:贴合式胫骨平台接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