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盘类汽车零部件自动数控车床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5085.9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4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叶高;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欣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00 | 分类号: | B23B5/00;B23B7/14;B23B1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9 | 代理人: | 刘立春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璧山***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零部件 自动 数控车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盘类汽车零部件自动数控车床。
背景技术
普通数控车床在加工汽车零部件时一般采用人工装夹,这两种装夹方式,前者占用人力,后者机械手成本较高并且效率低,如图1所示的几种盘类产品,对于盘类加工上下料都不是经济适用的方案,特别是小型盘类零部件,产量多、体积小、加工工艺步骤少,加工精度以及同心度高,采用人工装甲装夹需要的时间比零件加工时间相等或者还要长,加工效率低,极大的浪费了人力成本和设备成本,另外由于盘类零件利润空间薄,导致厂家不愿自动加工这类型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类汽车零部件自动数控车床,该一种盘类汽车零部件自动数控车床通过设置有自动上料装置、自动转料装置和自动顶料装置,利用自动上料装置进行上料、利用自动转料装置进行自动接料和送料,利用自动顶料装置将工件顶在加工夹具内,使其能够完成自动上料、数控加工和自动下料工序、送料时间短,1人可同时操作多台机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盘类汽车零部件自动数控车床,包括床身、料架、设置在床身上的机架、加工夹具和数控刀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自动上料装置、自动转料装置和自动顶料装置;
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料架上的自动振料盘和与自动振料盘出料口连接的送料滑槽;
所述自动转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一侧的双活塞气缸和滑板,所述滑板顶部与双活塞气缸上活塞杆连接,所述滑板侧壁上设置有与送料滑槽连通的进料槽,所述滑板底部设置有进料槽连通且用于容纳工件的V型槽,所述双活塞气缸下活塞杆上设置有顶料冲杆,
所述自动顶料装置包括铰接在机架上的顶料架,所述顶料架内侧底部设置有顶料杆,所述顶料杆端部延伸至V型槽内,所述顶料架外侧中上部设置有与顶料冲杆对应的顶料块。
进一步,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拉簧,所述拉簧另一端连接有压料杆,所述压料杆中部铰接在滑板上,所述压料杆另一端延伸至V型槽上方。
进一步,所述顶料架位于顶料杆处有弹簧复位装置。
进一步,所述滑板侧壁上设置有限位装置。
进一步,所述双活塞气缸顶部设置有调整V型槽位置的调整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一种盘类汽车零部件自动数控车床通过设置有自动上料装置、自动转料装置和自动顶料装置,利用自动上料装置进行上料、利用自动转料装置进行自动接料和送料,利用自动顶料装置将工件顶在加工夹具内,使其能够完成自动上料、数控加工和自动下料工序、送料时间短,1人可同时操作多台机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2、本实用新型一种盘类汽车零部件自动数控车床通过在双活塞气缸上下两端设置有滑板和顶料装置,所述滑板侧壁上设置有进料槽,利用气缸上下移动,自动完成上料、转料和顶料工序,送料时间短,1人可同时操作多台机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3、本实用新型一种盘类汽车零部件自动数控车床送料时间短,只需要1.5秒时间完成上下料时间;加工的产品直径范围大,适合大小的产品都可加;节约操作工人,一人可操作4~8台,是普通数控的2~4倍。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盘类汽车零部件的产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盘类汽车零部件自动数控车床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盘类汽车零部件自动数控车床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盘类汽车零部件自动数控车床中自动转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盘类汽车零部件自动数控车床中自动转料装置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1-床身;2-料架;3-自动振料盘;4-送料滑槽;5-机架;6-拉簧;7-下料滑槽;8-数控刀架;9-工件;10-自动转料装置;11-双活塞气缸;12-顶料冲杆;13-V型槽;14-压料杆;15-顶料架;16-限位装置;17-滑板;18-进料槽;19-顶料杆;20-顶料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欣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欣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50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充电的医疗护理小卫士
- 下一篇:CV外环硬车基面外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