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冷型浇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6367.0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5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蒋跃雄;田毅菲;段清忠;刘英;赵道辉;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浦江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0 | 分类号: | B22C9/00;B22D3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0034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冷 浇注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浇注模具,具体的说是一种水冷型浇注模具。
背景技术
球化剂、孕育剂行业目前在我国已发展成熟,市场预期良好。孕育剂种类繁多,各有特点,主要作用有下列几个方面:
1、促进石墨化,减少白口倾向:
2、细化晶粒,减少偏析,均匀组织;
3、提高力学强度,调整硬度,改善机械性能;
4、改判石墨基体、石墨水的形态及分布;
5、减少铸件内应力和壁厚敏感性。
缩短球化剂、孕育剂的熔炼时间、冷却凝固时间,是迅速提升企业生产能力的捷径。快速冷却能够提高球化剂、孕育剂浇铸自然块凝固时的温度梯度,能在一定程度上细化二次枝晶间距,改善了组织和性能。可以使球化剂、孕育剂自然块组织致密、晶粒细密、提高球化剂、孕育剂铸锭的脆性,降低破碎损耗率。
工厂现有的球化剂、孕育剂浇铸模具多数没有设置水冷。采用水冷的方式多为钢板焊接的整体水冷模具,或采用埋设了水冷盘管的铸造模具。
以上几种水冷方式均存在速度慢,热量不能及时带走,并且水流量小,换热面积小,换热效率低,满足不了现有生产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水冷型浇注模具,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冷却水与浇铸模具的热交换面积更大,循环水流量更大,换热效率高,节约成本,提高产品的品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水冷型浇注模具,包括浇注模具,在浇注模具底部通过连接件设有冷却水槽,冷却水槽呈矩形结构,在冷却水槽内部设有迷宫隔板,迷宫隔板将冷却水槽内部分割成连续的U字形水流槽,冷却水槽上端为开口设置,水流槽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出水口,冷却水槽与浇注模具之间还设有与冷却水槽开口端相匹配的矩形密封圈。
这样,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设计一个水冷型浇注模具,在浇注模具下端设置一个可分离的冷却水槽,安装简单,操作方便,并且冷却水槽内部设置成成连续的U字形水流槽,能够使冷却水充分与浇注模具进行热交换,并且接触面积大,并且冷却水槽上端为开口设置,这样能使冷却水直接与浇注模具接触,避免中间存在热传递介质,从而降低热传递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的水冷型浇注模具,冷却水槽中间位置还设有区域分割板,区域分割板将冷却水槽分割成两个独立的冷却区域,在两个冷却区域中分别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设置两个独立的冷却区域,缩短了冷却水在水流槽中的停留时间,提高了换热效率,避免冷却水因温度过高而降低换热效率。
前述的水冷型浇注模具,迷宫隔板与浇注模具之间也设有密封条,设置密封条避免冷却水之间交叉混流,降低换热效率。
前述的水冷型浇注模具,浇注模具底部与水流槽对应的位置设有圆弧凹槽,相邻两个圆弧凹槽之间连通,圆弧凹槽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水流槽的长度,圆弧凹槽呈连续连通的U字形状,在浇注模具底部设置圆弧凹槽,能进一步增加冷却水与浇注模具的接触面积,并且不会影响浇注模具的强度,结构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一个水冷型浇注模具,在浇注模具下端设置一个可分离的冷却水槽,安装简单,操作方便,并且冷却水槽内部设置成成连续的U字形水流槽,能够使冷却水充分与浇注模具进行热交换,并且接触面积大,并且冷却水槽上端为开口设置,这样能使冷却水直接与浇注模具接触,避免中间存在热传递介质,从而降低热传递效率;在浇注模具底部设置圆弧凹槽,能进一步增加冷却水与浇注模具的接触面积,并且不会影响浇注模具的强度,结构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浇注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冷却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圆弧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和图6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浇注模具,2-冷却水槽,3-迷宫隔板,4-水流槽,5-进水口,6-出水口,7-矩形密封圈,8-区域分割板,9-密封条,10-圆弧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浦江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浦江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63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