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警示标志自动投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6548.3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4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吴加贵;王少杰;罗词伟;牛永娇;郑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63/04 | 分类号: | B62D63/04;B60Q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警示 标志 自动 投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警示标志自动投放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若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在道路上停车,按照交通法规的规定,驾驶员应该在车辆后方一定距离的位置放置安全警示标志,以防止后方车辆发生追尾事故。但是,当驾驶人员放置安全警示标志时,需要步行一定距离后才能将安全警示标志放置在规定合适的位置,这样的操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对于驾驶员自身的安全也有一定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警示标志自动投放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警示标志自动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警示标志自动投放装置包括设置于汽车后备箱盖内表面上的夹持装置、安全警示标志装置和投放装置,包括设置于汽车驾驶室内后备箱开关相邻位置的一键启动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一对通过弹簧铰链与汽车后备箱盖内表面连接的夹持片,所述夹持片末端呈相向弯曲的弧形结构,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机,该第一电机的两端输出轴上均连接滚珠丝杆并分别对准两个夹持片,第一电机的本体固定于两个夹持片之间的后备箱盖内表面上;所述安全警示标志装置包括三角警示标志,三角警示标志底部连接有底座,该底座被夹持于夹持装置的两个夹持片之间,底座内设置有第二电机、电机无线控制模块和供电电源,底座下方设置有万向轮,第二电机输出轴与万向轮的传动轴相连,底座正面还嵌设有距离传感器,底座背面上方还设置有金属片;所述投放装置包括第三电机,第三电机输出轴连接滚珠丝杆,滚珠丝杆的末端通过活动铰链连接电磁铁块,该电磁铁块紧邻安全警示标志装置上的金属片;所述一键启动装置包括电动卷轴,电动卷轴底部通过拉索连接有月牙型的启动片,所述启动片末端设置有硅胶头,电动卷轴外部还设置有无线遥控开关;所述控制装置内设置有单片机、电源控制模块、蓄电模块和无线收发模块;所述无线遥控开关和距离传感器与控制装置输入端无线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第三电机、电磁铁块和电动卷轴与控制装置输出端有线连接,所述电机无线控制模块与控制装置输出端无线连接。
所述单片机型号为ARM STM32F103。
所述电机无线控制模块的型号为APDC-4PC-B。
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的型号为Nordic nRF24L01。
所述电源控制模块的型号为SINHE XH-M604。
所述蓄电模块型号为Panasonic C-RA1212。
所述无线遥控开关型号为 APDC-1。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一键方式自动投放安全警示标志到道路的相应位置,不仅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而且减少了驾驶员手动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风险,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夹持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安全警示标志装置的A向视图;
图4为图1中投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一键启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安全警示标志自动投放装置,包括设置于汽车后备箱盖1内表面上的夹持装置2、安全警示标志装置3、投放装置4,包括设置于汽车驾驶室后备箱开关6相邻位置的一键启动装置7,还包括控制装置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控制装置5可以设置在汽车后备箱内部。
所述夹持装置2包括一对通过弹簧铰链201与汽车后备箱盖1内表面连接的夹持片202,所述夹持片202末端呈相向弯曲的弧形结构,所述夹持装置2还包括第一电机203,该第一电机203的两端输出轴上均连接滚珠丝杆204并分别对准两个夹持片202,第一电机203的本体固定于两个夹持片202之间的后备箱盖1内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65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炉炉底修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