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光电微动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7106.0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4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名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02 | 分类号: | H01H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11344 | 代理人: | 谌杰君 |
地址: | 52371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光电 微动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动开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光电微动开关,这类微动开关可用作鼠标等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
背景技术
微动开关是具有微小接点间隔和快动机构,用规定的行程和规定的力进行开关动作的接点机构,用外壳覆盖,其外部有驱动杆的一种开关,因为其开关的触点间距比较小,故名微动开关,又叫灵敏开关。外机械力通过传动元件(按销、按钮、杠杆、滚轮等)将力作用于动作簧片上,当动作簧片位移到临界点时产生瞬时动作,使动作簧片末端的动触点与定触点快速接通或断开。当传动元件上的作用力移去后,动作簧片产生反向动作力,当传动元件反向行程达到簧片的动作临界点后,瞬时完成反向动作。微动开关的触点间距小、动作行程短、按动力小、通断迅速。其动触点的动作速度与传动元件动作速度无关。现有微动开关通常采用弹簧片作为力二次传动模块,通过弹簧片与定触点发生快速接触完成接通或断开操作;由于需要弹簧片较好的回弹效果和较长的使用寿命,通常采用弹性好特制的铍青铜、锡青铜、不锈钢等材料制作成弹簧片,而这类弹簧片的寿命通常在300w次左右。
本申请人在之前申报亦以公告的专利中,也有诸多关于簧片的光电微动开关技术,簧片的结构本省属于成熟的现有技术,但如何将簧片和光路径开关以及光对管更好的更巧妙的结合到微动开关中,用以节约成本,提高制造效率,这一直是该技术领域不断创新的动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优化的新型结构微动开关,可降低光对管和簧片的配置难度,提高制造效率。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改进的光电微动开关,包括上盖、底板、支撑座、按压件和安装在支撑座上的弹性簧片,支撑座装配于底板上,所述上盖安装在支撑座上,所述按压件顶部伸出于上盖,按压件底部置于簧片上,所述微动开关还包括一光路开关柱和一组光对管,其中:所述光对管由发光器件和光敏器件组成,贴装于底板上,底板于发光器件和光敏器件附近设置有一孔槽;所述光路开关柱的顶端与簧片的末端连接,光路开关柱的底端对应于所述孔槽,当按压件按压簧片时,光路开关柱的底端下行于孔槽中;所述光路开关柱上开设有光路径结构,该光路径结构随着光路开关柱上下移动,决定光对管所形成光路的连通或阻断。
作为优选的,所述光对管的发光器件和光敏器件相对而设,所述孔槽设置在底板于发光器件和光敏器件的中间部位;所述光路开关柱的光路径结构为透光孔,透光孔随着光路开关柱上下移动,决定光对管所形成光路的连通或阻断。
作为优选的,所述光对管的发光器件和光敏器件同侧而设,所述孔槽设置在底板于发光器件和光敏器件的附近邻侧;所述光路开关柱的光路径结构为反光镜,反光镜随着光路开关柱上下移动,决定光对管所形成光路的连通或阻断。
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座位于簧片的末端设置有一通孔,所述光路开关柱穿过通孔至底板的孔槽。
作为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复数个插孔,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插孔对应的卡扣,支撑座通过卡扣插入插孔实现与底板的固定连接。
本方案利用光路开关柱衔接簧片并结合光对管贴片底板的结构,不仅解决微动开关中采用贴片式光对管和簧片高度匹配的问题,节省生产成本,而且这种结构可以使得机械机构与电气分离,可对底板覆膜防尘、防水、防静电(三防),本创新的结构适用性广泛,实用性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去掉外壳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具体实施例去掉外壳和支撑座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4为具体实施例的产品结构图。
其中:1底板、2支撑座、3光对管、4按压件、5簧片、6光路开关柱、7孔槽、8透光孔、9插孔、10通孔、11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名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名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71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