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水砖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8100.5 | 申请日: | 2017-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1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军;刘海;张聪;陈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哲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1C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6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透水砖。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人行道、步行街等处的路面大多采用普通防滑方砖、彩色水泥方砖或广场转等铺装,这些不透水的路面由于缺乏呼吸性,吸收热量和渗透雨水的能力,一方面导致雨水仅能通过路面流进预留的边沟和下水道排水,遇到大雨的,有些路段严重积水而形成水患,甚至阻断交通,另一方面,大量的水域通过排水管排入江河,导致土壤中的水难以及时补偿,加之地下水的过度使用,造成城市地基下陷等严重问题,而且这种铺设方式在晴天又大量蒸发水分,导致地表温度很高,形成“热岛效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
基于上述问题,人们开展了对透水砖的研发并逐步应用于市场,中国专利文献CN105200893A公开了一种路面透水砖,包括透水砖砖体,所述透水砖砖体的边缘上设有卡槽和卡齿,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卡齿将相邻的所述透水砖砖体进行拼接,使得相邻砖体之间具有接缝,雨水随接缝流入地下,但由于在铺设透水砖时需要在相邻透水砖之间填充砂浆,因此相邻砖体之间产生的间隙十分狭小,透水性能较差,不利于及时排掉雨水,而且不能达到先保水后透水的效果,最终使得大量的雨水无法保留在砖内或者进入地表,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水砖,具有较佳的透水效率且砖体内能够储存水分,便于与空气进行热量交换,降低空气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透水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边缘设有凹槽和与凹槽相匹配的凸起,所述砖体从上向下依次设有上砖层、中砖层和下砖层,且三层砖层的骨粒半径依次减小,所述中砖层下端设有吸水腔,所述吸水腔内设有聚乙烯醇保水块,所述中砖层下端设有与吸水腔相通的导流槽,所述砖体内设置有若干从砖体表面直通到吸水腔的通水孔, 所述通水孔与下端的吸水腔相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砖层、中砖层和下砖层中的骨粒半径依次减小便于在雨量较小的情况下,水分能够从砖体表面逐渐渗透进入透水砖中,减少了雨水在砖体表面的滞留而造成道路积水;通过砖体内通水孔和吸水腔的设置,便于在雨量较大的情况下,砖体上大量的雨水快速沿通水孔流入砖体,大大提高了砖体的透水率,而且中砖层下端设有与通水孔相连的吸水腔,吸水腔内设有聚乙烯醇保水块,通水孔流下的部分雨水保留在吸水腔内,或者被聚乙烯醇保水块吸收,减少雨水很急时来不及排走最终还是从通水孔溢出砖体的情况,增强了透水砖的透水能力,此外,上砖层、中砖层和下砖层中的骨粒半径依次减小,还有利于晴天时吸水腔或者砖体中水分的蒸发,与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从而降低地表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砖层下端设有与吸水腔相通的导流槽。
通过与吸水腔相通的导流槽的设置,砖体拼接后,相邻砖体的导流槽连接在一起,将雨水汇入道路旁边的河道或者排水道中,减少了大量雨水充满吸水腔后来不及排走而溢出的情况,同时也改善了较多的雨水从砖体渗入地面,造成地面土壤凹陷,道路不平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的通水孔上设置有网筒结构,所述网筒向下延伸到通水孔中,所述网筒具有与通水孔内径相匹配的外径。
通过在通水孔设置网筒结构,减少了风沙天气灰尘、泥水、路面污染形成的有机物等堵塞通水孔而导致透水砖的透水性能下降,甚至丧失透水能力的情况的发生,以提高透水砖的使用时效。
进一步的,所述的网筒的顶面一端向下倾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网筒的顶面一端向下倾斜,有利于通过走路、自行车带来的振动使得滞留在网筒上的灰尘、污垢掉落,改善了网筒堵塞带来的透水性能降低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的网筒外侧壁上设有卡扣,所述通风孔内设有供卡扣嵌入的卡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网筒推进通水孔内使得卡扣恰好嵌入卡槽内,起到固定网筒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通水孔的孔径由上而下逐渐扩大。
通过设置渐扩式的通水孔,加速雨水的透过速度,提高透水砖的透水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砖体上方设有若干V型导水槽,所述通水孔位于V型导水槽内。
通过透水砖的砖体表面的V型导水槽可使流入槽内的雨水集中流淌,而不会在坡道表面漫开,雨水流淌到通水孔再流入吸水腔内,雨水沿着V型导水槽流淌,能更快地从透水砖表面流进吸水腔内,若干V型排水槽增大了透水砖表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在雨天起到一定的防滑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哲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哲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81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安装混凝土面层传力杆的组合限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透水水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