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斜齿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8199.9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6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姜枫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鹏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塑料斜齿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要注射成型的涡轮风扇模具来说,它们的要求精密度高,而且需要高速旋转使用,同时噪音量还得小,这就要求产品的回旋精度高。在注射的时候塑料熔融流体都有自己的取向型,留的方向与其垂直的方向有差异,料流的速度不同取向的程度也不同。这种差异会造成材料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但对于产品来说,不同方向的差异会导致不同方向尺寸的不同,就会产生形状误差,会使产品的回转精度变低,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塑料斜齿注塑模具,解决上述问题的不足,实现多浇口进行注射并且脱模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塑料斜齿注塑模具,由定模和动模组成,定模包括定喷嘴装置、定模座、定模板;动模包括动模板、动模座、支腿和顶出机构,定模板和动模板上分别设有冷却水道,定模和动模之间设有导柱和限位杆。所述的喷嘴装置通过浇口套与凝料流道连通,位于喷嘴装置的一侧设有拉料钉,凝料流道为有八个角点的雪花形状,并且设置在定模板上,定模板内设有定模镶块,凝料流道通过浇口与定模镶块连通,所述的定模座与定模板之间设有脱流道板。所述的动模板内设有固定直齿轮工件,固定直齿轮工件的上端安装着动模旋转腔且它俩之间设有径向轴承,旋转腔压板通过推力轴承安装在动模旋转腔上,位于固定直齿轮工件的圆心处设有顶管,顶管的一端与定模板接触,另一端则固定在动模座上。所述的顶出机构通过导向轴安装在动模内。所述的顶出装置包括顶柱、顶出板、固定顶出板、顶杆组成。
以上设计特点是因为对于厚度较小的情况下,离浇口越远,料流的速度越慢,一个浇口负责填充的面积越大,各向异性就会越严重,为了克服这个缺陷就是增加浇口。对于一个固定产品,合理分布的浇口越多,每个浇口负责填充的面积就越小,流速的差异就会越小,各向异性就会越小,因此凝料流道设置成 8个浇口的雪花形状。再者,由于是斜齿轮,从型腔中顶出 必须有型腔与产品之间的相对旋转才可以,本模具有钢铁材质的另一个直齿轮作为嵌件,固定嵌件的是一个精密的内直齿轮(与嵌件齿数相同),这样就要求顶出时产品不能旋转,只有型腔旋转才可以所以在中心设置一套顶管顶在嵌件上,周围设置六根顶杆顶在塑料部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廉,而且实用,注塑出来的成品也能到相应的使用能力,而且脱模安全快速,降低了脱模失败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整体示意图;
图2为俯视图;
图3为侧视图;
图4为凝料流道和产品示意图;
如图1至图4所述,定模座(1),定模板(2),喷嘴装置(3),动模板(4),动模座(5),支腿(6),导柱(7),限位杆(8),浇口套(9),凝料流道(10),拉料钉(11),定模镶块(12),脱流道板(13),固定直齿轮工件(14),动模旋转腔(15),径向轴承(16),旋转腔压板(17),推力轴承(18),顶管(19),导向轴(20),冷却水管(21),顶柱(22),顶出板(23),顶出固定板(24),顶杆(25)。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塑料斜齿注塑模具,由定模和动模组成,定模包括定喷嘴装置(3)、定模座(1)、定模板(2);动模包括动模板(4)、动模座(5)、支腿(6)和顶出机构,定模板(2)和动模板(4)上分别设有冷却水道(21),定模和动模之间设有导柱(7)和限位杆(8)。所述的喷嘴装置(3)通过浇口套(9)与凝料流道(10)连通,位于喷嘴装置(3)的一侧设有拉料钉(11),凝料流道(10)为有八个角点的雪花形状,并且设置在定模板(2)上,定模板(2)内设有定模镶块(12),凝料流道(10)通过浇口与定模镶块(12)连通,所述的定模座(1)与定模板(2)之间设有脱流道板(13)。所述的动模板(4)内设有固定直齿轮工件(14),固定直齿轮工件(14)的上端安装着动模旋转腔(15)且它俩之间设有径向轴承(16),旋转腔压板(17)通过推力轴承(18)安装在动模旋转腔(15)上,位于固定直齿轮工件(14)的圆心处设有顶管(19),顶管(19)的一端位于定模板(2)的型腔处,另一端则固定在动模座(5)上。所述的顶出机构通过导向轴(20)安装在动模内。所述的顶出装置包括顶柱(22)、顶出板(23)、固定顶出板(24)、顶杆(25)组成。进行脱模的步骤:随着动模的分开,产品完全脱出定模。这时顶出机构被启动,在顶出力的作用下,顶柱(22),带动顶板(23),顶出固定板(24),顶杆(25),顶管(19),将产品从动模腔中开始顶出,顶出的同时,被支撑在推力轴承(18)和径向轴承(16)的型腔旋转,直到将产品从动模腔中完全被顶出产品挂在顶杆(25)上。同时,在拉链的作用下,随着动模的开模移动,定模板(2)被拖着在导柱(7)上滑动,碰到限位杆(8)的合适位置时,带动脱流道板(13)移动,将流道凝料从拉料钉上脱出,这时,取出产品和流道凝料,就可以合紧模具,进行下一次的注射成型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鹏模塑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鹏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81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