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部件拆卸的起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8632.9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9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孙振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11 | 代理人: | 杨行宇,梁顺珍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部件 拆卸 起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部件拆卸的起子。
背景技术
汽车维修的过程中,在涉及汽车天窗的维修时,通常需要拆卸顶棚,拆卸顶棚之前需要先拆卸顶棚拉手,而拆卸顶棚拉手需先拆卸掉涨塞,然后拆下底座。
目前,拆卸顶棚拉手涨塞通常使用的是一字螺丝刀,把螺丝刀切进涨塞跟底座的预留缝隙内,再向外撬从而达到拆卸目的。但使用一字螺丝刀拆卸顶棚拉手涨塞时,螺丝刀切入方向跟涨塞与底座之间的缝隙不在一个平面上,因此,容易给零件造成划伤。此外,一字螺丝刀拆卸拉手空间小,不便于拆卸,造成操作困难,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适用于汽车部件拆卸,如在狭小的空间灵活轻巧地拆卸顶棚拉手的工具,能达到便于拆卸,提高工作效率的技术效果;同时在拆卸过程中,能适配相关部件,如涨塞跟底座的预留缝隙,防止操作过程中对相关零件造成划伤,起到保护零部件的作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汽车部件拆卸的起子,包括臂杆,所述臂杆的一端为呈弯头状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的端部设有锥体结构。
在汽车维修的时候,往往需要拆卸相互存在一定间隙的其中一部件,如拆卸顶棚之前需要先拆卸顶棚拉手,而拆卸顶棚拉手需先拆卸掉涨塞,然后拆下底座。所述涨塞和底座之间存在一定间隙,这个时候需要通过工具将所述涨塞撬开。本方案臂杆一端呈弯头状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的端部设有锥体结构。所述弯头状自由端可从更佳的方向操作所述起子,避免操作方向受限于臂杆的方向,使得操作空间更大,便于拆卸。所述锥体结构,其优点在于:在操作使用时,有利于切进相关部件之间的缝隙过程中同时具有把零件向外胀出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弯头状自由端的锥体结构相对于所述臂杆的内侧面呈凹面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弯头状自由端的锥体结构相对于所述臂杆的内侧面,其所指的是,弯头状自由端相对于所述臂杆的内侧,其所述锥体结构弯向靠近所述臂杆的那一面,该面呈凹面结构,通过此设置可与所需撬出的汽车零部件的凸面相匹配,以实现更好地撬出效果。
优选地,所述自由端的端部呈圆锥结构。
优选地,所述自由端的端部呈三角锥结构。
优选地,所述臂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手持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手持部垂直连接于所述臂杆。
需要说明的是,将所述手持部垂直连接于所述臂杆,能够更有利于使用者手握手持部向外拉,防止手部打滑。
作为更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手持部转动连接于所述臂杆。
需要说明的是,将所述手持部转动连接于所述臂杆,能够使所述起子适应不同方向的拆卸工作,同时方便使用者操作。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起子,其臂杆一端呈弯头状的自由端,可从更佳的方向操作所述起子,避免操作方向受限于臂杆的方向,使得操作空间更大,便于拆卸。
2、本实用新型的起子,其臂杆自由端的端部设有锥体结构,能达到在操作使用时,有利于切进相关部件之间的缝隙过程中同时具有把零件向外胀出的技术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起子,其臂杆自由端的锥体结构相对于臂杆的内侧呈凹面结构,可与所需撬出的汽车零部件的凸面相匹配,以实现更好地撬出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起子,其所述手持部垂直连接于所述臂杆,能够更有利于使用者手握手持部向外拉,防止手部打滑。
5、本实用新型的起子,其手持部转动连接于所述臂杆,能够使所述起子适应不同方向的拆卸工作,同时方便使用者操作。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汽车部件拆卸的起子的较优选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用于汽车部件拆卸的起子的俯视图;
图中,1、臂杆;2、圆锥体结构;手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86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多种型电批专用支架
- 下一篇:一种焊钳拆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