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持续负压状态呼吸式艾灸拔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8660.0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7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张晓东;张亚东;张静;谢晖;王松;李田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H9/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3303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持续 状态 呼吸 艾灸 罐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统中医保健与医疗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持续负压状态呼吸式艾灸拔罐装置,可以同步进行艾灸与拔罐治疗。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养生保健, 艾灸、拔罐这两种中医传统疗法深受人们的喜爱。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加工制成艾条或艾柱,点燃后在人体体表的一定部位或腧穴进行烧灼熏烤,借灸火的热力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其治疗的机理主要为药物渗透和光、热刺激作用于人体的经络腧穴所产生的综合效应。拔罐是指以罐或筒为工具,利用热力排出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或筒吸附于体表腧穴部位或病变部位皮肤上,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产生刺激以调节脏腑功能、防病治病的一种中医技术方法,其作用机制为负压引起的拔罐局部组织结构特异性变化。
围绕同步艾灸与拔罐方面的专利主要有:CN105411839A一种艾灸拔罐器、CN104983563A一种组合式艾火拔罐器、CN205411755U一种在拔罐的同时可以进行艾灸、药物渗透、针刺的手拧拔罐装置等。分析发现,CN105411839A与CN104983563A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同步进行艾灸和拔罐,丢失了部分传统艾灸所具备的实质性功能,如艾条或艾柱燃烧的热量、光辐射及其只有燃烧后才能挥发的生成物就难以结合拔罐发挥疗效;对比专利 CN205411755U,所述“当拔罐处于真空负压状态时,空心圆柱体的B端与罐体内隆起的皮肤完全密封”,或许存在一定的实践不可行性,即便实践中可以实现,就需要“空心圆柱体的B端”给予皮肤较大的挤压力,结合其所表述“它通过手拧产生真空负压,使罐体吸附在皮肤上”,可以推断假如其密封性能够成立,处于“罐体”与“圆柱体的B端”之间的皮肤将会处于严重的挤压状态,造成此处肌肤内的血液循环不畅通,隔断待治疗处的肌肤内的血液与周围循环流动,不仅使得艾灸及药物渗透效果大打折扣,还将导致受者难以承受长时间治疗过程,同时,其所述“罐体内皮肤通过空心圆柱体的端A及端B裸露在罐体外部”这一点来对比传统拔火罐理疗理念,并不符合拔火罐要求肌肤处于负压内,而该专利却又让肌肤又暴露在正常气压内,是与拔罐负压要求相冲突的。综合上述专利,虽然每个专利的确能够有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一种既不丢弃中医传统艾灸和拔火罐的优点,又能将二者合理结合的装置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研究。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电灸艾罐是使用电加热艾片方式在负压罐内灸,抛弃了传统艾灸的优点,是很多学者并不提倡的方法,也是与本实用新型专利所倡导的思想相悖的,在此不做过多论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持续负压状态呼吸式艾灸拔罐装置,其目的是在拔罐的同时能够同步进行艾灸,且此过程中,罐内压强始终维持在负压状态,即拔罐处的肌肤处于隆起状,艾条或艾柱的燃烧热量及燃烧生成物以一种比拟呼吸的方式直接与肌肤相亲和,同时也能满足艾燃烧的光辐射作用到肌肤表面。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持续负压状态呼吸式艾灸拔罐装置,包括燃烧室、外罐体、动力室、呼吸腔体、控压囊和拔罐腔体,所述拔罐腔体、外罐体、燃烧室由下到上顺序密封连接;呼吸腔体和控压囊设置在外罐体内;按压囊为环形结构,设置在呼吸腔体和外罐体的内壁之间;动力室安装在外罐体的一侧,用于控制呼吸腔体的进气和出气;所述呼吸腔体包括腔壳、进气装置和出气装置;进气装置和出气装置的打开与闭合均由动力室控制,进气装置和出气装置能够在除同时打开以外的打开或闭合状态下切换,用于将燃烧室与拔罐腔体连通并同时维持拔罐腔体的负压状态;所述控压囊为折叠式弹性结构,其对应动力室的一侧由下至上开设竖向长槽,其侧面下部设有带密封盖的排气孔嘴,排气孔嘴伸至外罐体外部,控压囊底面设有通气孔嘴,顶面设置一圈加强条块,条块上对应连接两个滑动按钮,所述滑动按钮伸出外罐体,并能够沿外罐体上下滑动;所述拔罐腔体的底口设置一圈粘结硅胶膜,顶口设置连接座,连接座上设有三个连接孔嘴分别与按压囊底部的三个通气孔嘴连接,且在连接孔嘴端部内设有进气限制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医学院,未经蚌埠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86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艾灸点燃器
- 下一篇:窗帘面料(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