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包装配磁芯的磁性自定位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8779.8 | 申请日: | 2017-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2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微特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0 | 分类号: | H01F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 磁性 定位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一副磁芯的电感类电子元件的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线包装配磁芯的磁性自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按用途可以分为:电力变压器和特殊变压器(电炉变、整流变、工频试验变压器、调压器、矿用变、音频变压器、中频变压器、高频变压器、冲击变压器、仪用变压器、电子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等)。
在传统小型充电器或用电器内,一般使用小型变压器对其进行变压,而小型变压器的结构一般是由塑料制成的线包骨架作为支撑,然后在线包骨架上缠绕至少两匝线圈形成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使其成为线包,在线包上缠以绝缘胶带后向线包骨架两端插入磁芯,最后用绝缘胶带将两磁芯缠绕在一起;传统的小型变压器在生产过程中,当线包骨架两端插入磁芯后,线包将被送往缠胶带机构进行缠胶固定,传统的缠胶带机构一般是直接通过磁铁吸引磁芯将其固定在缠胶带机构上进行缠胶带,但是通过磁铁直接吸附容易造成两磁芯之间产生间隙,缠上胶带后容易因为两磁芯之间间隙的存在导致各个线包的电感量不一致,使得产品性能无法完全统一,各线包的变压误差范围加大,因此如何使线包在缠胶带时使磁芯始终保持两者紧密贴合,是解决当前线包生产过程中因磁芯间隙存在导致各线包性能不一致的唯一解决办法。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包装配磁芯的磁性自定位夹具,通过磁靴使两个磁芯相互吸引紧密贴合,从而在缠胶带固定后降低线包生产因磁芯之间接触时存在间隙导致线包电感量误差。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包装配磁芯的磁性自定位夹具,包括夹具体,所述夹具体为非导磁材料制成,所述夹具体下方设有可带动夹具体转动的传动轴,所述夹具体上设有用于放置线包给线包做定位的线包定位座,所述线包定位座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左定位座及右定位座,所述左定位座及右定位座由导磁材料制成,所述左定位座与右定位座之间设有至少一块磁铁,所述磁铁的两极分别与左定位座及右定位座相互接触;所述左定位座的顶部设有向右定位座延伸用于吸附线包左侧磁芯的左定位台,所述右定位座的顶部设有向左定位座延伸用于吸附线包右侧磁芯的右定位台,所述左定位台与右定位台之间留有用于导磁的导磁间隙。
上述结构中,左定位座与右定位座分别与磁铁的两个磁极相接触,磁铁的两极的磁性分别顺着左定位座与右定位座导向左定位台及右定位台,当左右各插有磁芯的线包放置于左定位台及右定位台上时,左定位台及右定位台分别吸住线包左侧及右侧的磁芯,由于左定位台及右定位台之间设有导磁间隙,此时左定位台及右定位台的磁极会越过导磁间隙沿磁芯传导使线包左右的磁芯形成两个相互吸引的磁极,从而使两磁芯相互吸引来减少磁芯之间的间隙,使每一个线包在缠胶带完成后保持稳定的电感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具体设有下凹的凹槽,所述左定位座及右定位座分别固定于凹槽两侧的槽壁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的两侧槽壁上均设有沿凹槽开槽方向设置的燕尾形凸起,所述左定位座及右定位座与槽壁接触的一面均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与燕尾形凸起通过相互配合实现卡合固定。
上述结构中,燕尾形凸起与燕尾槽配合具有配合紧固,刚性强,拆卸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定位台设置于左定位座的两侧,所述两左定位台之间留有线包骨架按放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右定位台设置于右定位座的两侧,所述两右定位台之间留有线包骨架定位槽。
上述结构中,线包骨架按放槽与线包骨架定位槽用于放置线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定位台表面与右定位台表面呈一水平面相互持平。
上述结构中,左定位台表面与右定位台表面相互持平能在两磁芯放置时,磁芯之间位置能准确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固定牢固,使磁芯之间产生相互吸引的磁力,从而使磁芯之间结合更紧密,再通缠胶带固定,从而使生产出来的线包电感器件不会因磁芯存在间隙导致线包的电感量误差变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爆炸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微特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微特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87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