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旋转式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9440.X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6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丹;郭晓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C3/00 | 分类号: | A47C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芊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91 | 代理人: | 李鸿儒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可旋转式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家居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家具的独创性以及家具的个性,针对这一现象,来进行有特点并且新颖的设计也是事关重要的,生活需要更多新功能新样式的独特设计的椅子来美化生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旋转式座椅,它美观实用,又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旋转式座椅,包括上、下两层不规则折线式的上层座椅板面、下层座椅板面、靠背连接轴、坐板连接轴、座椅连接轴,所述上层座椅板面由上层木条重复排列连接构成,所述下层座椅板面由下层木条重复排列连接构成,所述上层座椅板面和下层座椅板面的折线板面分别为五段,并且上下两层的每一段相对应,总体构成座椅式。
所述上层座椅板面、下层座椅板面的第一折线板面(椅背位置)的上部通过靠背连接轴固定,所述下层座椅板面的第四折线板面的两端部设有坐板连接轴和座椅连接轴,所述上层座椅板面的第四折线板面的上层木条与下层座椅板面的第四折线板面的下层木条重合交叠,并架在坐板连接轴和座椅连接轴之上。上层座椅板面1可通过靠背连接轴旋转,与下层座椅板面进行不同变化组合。
所述上层座椅板面、下层座椅板面的第二折线板面都为水平设置。
所述上层座椅板面和下层座椅板面的厚度均为5-8mm。
所述上层座椅板面和下层座椅板面可通过靠背连接轴进行旋转。
所述上层木条和下层木条的数量分别为18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显著优点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旋转式座椅,座椅分为两部分,并通过三个隐藏轴进行连接,上下两层通过轴可以进行旋转搭配,营造出多个不同的造型座椅结构。与传统座椅的区别在于打破了原有笨重及单一的椅子结构,操作简单,同时木条的不规则造型也是打破了原有木椅的结构形状,可变换出不同造型,更加新颖和奇特,属于外形与功能相结合的座椅。本实用新型满足了人们对于家具的个性设计以及独创性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旋转式座椅,包括上、下两层不规则折线式的上层座椅板面1、下层座椅板面2、靠背连接轴3、坐板连接轴4、座椅连接轴5,所述上层座椅板面1由上层木条11重复排列连接构成,所述下层座椅板面2由下层木条21重复排列连接构成,所述上层座椅板面1和下层座椅板面2的折线板面分别为五段,并且上下两层的每一段相对应,总体构成座椅式。
所述上层座椅板面1、下层座椅板面2的第一折线板面(椅背位置)的上部通过靠背连接轴3固定,所述下层座椅板面2的第四折线板面的两端部设有坐板连接轴4和座椅连接轴5,所述上层座椅板面1的第四折线板面的上层木条与下层座椅板面2的第四折线板面的下层木条重合交叠,并架在坐板连接轴4和座椅连接轴5之上。上层座椅板面1可通过靠背连接轴3旋转,与下层座椅板面2进行不同变化组合。
所述上层座椅板面1、下层座椅板面2的第二折线板面都为水平设置。
所述上层座椅板面1和下层座椅板面2的厚度均为5-8mm。
所述上层座椅板面1和下层座椅板面2可通过靠背连接轴3进行旋转。
所述上层木条11和下层木条21的数量分别为18个。
使用过程:使用时,上层座椅板面1通过旋转靠背连接轴3,与下层座椅板面2进行45°的旋转,并架在坐板连接轴4和座椅连接轴5之上,构成座椅形状,还可以进行其他方式的变换,上层座椅板面1的每一部分折线板面之间的连接是柔性的,与下层座椅板面2搭配可进行不同变化。本实用新型上层座椅板面1、下层座椅板面2的各折线板面部还可分别设有固定轴,用于不同形状的设计固定。
本实用新型不仅能满足外观上独特设计的需求,同时也满足座椅的多功能需求,撤掉固定的轴可折叠起来,操作简单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技大学,未经河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94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