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坐力多节式破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9796.3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2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晓雯 |
主分类号: | A62B3/00 | 分类号: | A62B3/00;A62C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24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坐力 多节式破拆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坐力多节式破拆器。
背景技术
在消防、紧急救援等领域,破拆、喷水是一种常见的作业,以力争在短时间内消灭火源、减小损失、防止灾害扩大。相应地,各类破拆器具经常用于交通救援、应急部门、消防、交警、武警部队等,在发生火灾、地震、车祸、突击救援情况下使用,快速破拆防盗门、隔板等障碍物。
但是,目前尚无有效消除堆积物内部火种的器具,例如一堆纺织物发生火灾,表面火种被扑灭之后,其内部火种却难以扑灭,若置之不理,又可能触发火灾。同样地,对于有些封闭性的容器也存在此类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坐力多节式破拆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扑灭堆积物或封闭性容器内部火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后坐力多节式破拆器,其包括:破拆头,呈楔形,且侧面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朝向所述破拆头的尖端设置;竖直进水管,第一端设置所述破拆头,并与所述破拆头的出水口连通;侧面进水管,第一端倾斜地连接于所述竖直进水管第二端侧面,第二端用于连接于水源;加力器,设于所述竖直进水管的第二端,用于沿着所述竖直进水管的长度方向,撞击所述竖直进水管的第二端,向所述破拆头施加推力。
优选地,所述破拆头一端为四棱锥形,一端为圆柱形并设有外螺纹,以与所述竖直进水管的第一端螺纹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一个加长进水管,依次连接于所述破拆头、所述竖直进水管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导向筒,第一端和所述竖直进水管的第二端密闭连接,并且所述导向筒和所述竖直进水管同轴设置;所述加力器沿着所述导向筒的长度方向可移动设置。
优选地,所述加力器包括:导向部,呈杆状,第一端插入所述导向筒中;撞击部,固定于所述导向部的第二端。
优选地,还包括:连接柱,呈实心柱状结构,第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竖直进水管第二端,第二端则螺纹连接于所述导向筒的第一端。
优选地,所述破拆头螺纹连接于所述竖直进水管第一端。
优选地,所述破拆头为钢铁材质、铜材质或胶木材质。
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击破、深插目标物中,同时出水消灭堆积物中的火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长进水管的结构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破拆头1、竖直进水管2、侧面进水管3、加力器5。
具体地,破拆头1呈楔形,且侧面设有出水口110,出水口110朝向破拆头1的尖端设置。优选地,破拆头1一端为四棱锥形,四侧为倾斜面11,出水口110设于倾斜面11上,另一端为圆柱形并设有外螺纹(未标记),以与竖直进水管2第一端的内螺纹21连接,二者的连接位置平滑过渡。
竖直进水管2第一端设置有破拆头1,并与破拆头1的出水口110连通,当竖直进水管2通过水流时,可以经由出水口110喷射而出。
侧面进水管3第一端倾斜地连接于竖直进水管2第二端侧面,第二端用于连接于水源。优选地,侧面进水管3包括接头31、连接管32、长管33,接头31和竖直进水管3之间为一体化结构,连接管32螺纹连接于接头31、长管33之间。长管33的另一端则与短管6螺纹连接,短管6上设有外螺纹,与接头7连接,接头7用于连接水源。
加力器5设于竖直进水管2的第二端,用于沿着竖直进水管2的长度方向,撞击竖直进水管2的第二端,向破拆头1施加推力。优选地,本实施例包括导向筒4,其第一端和竖直进水管2的第二端密闭连接,并且导向筒4和竖直进水管2同轴设置。为了实现密闭连接和强度,本实施例的导向筒4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柱41、承撞环43,连接柱41呈实心柱状结构,第一端螺纹连接于竖直进水管2第二端,第二端则螺纹连接于导向筒4的第一端,承撞环43则螺纹连接于导向筒4的第二端。加力器5沿着导向筒4的长度方向可移动设置,以往复撞击承撞环43。
进一步地,加力器5包括导向部51、撞击部52。导向部51呈杆状,第一端插入导向筒4中;撞击部52为实心的块状、圆柱状等结构形式,固定于导向部51的第二端。当移动撞击部52快速撞击承撞环43时,猛烈的撞击可以促进破拆头1快速进入目标物体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晓雯,未经刘晓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97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