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9844.9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1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卓坚;谢长虹;毛星;薛传杰;吴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电路板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用户的娱乐需求,移动终端一般都内置摄像头。此结构在移动终端内部需要设置摄像头模组,摄像头模组的基本组成包括摄像头组件、摄像头连接器以及连接摄像头组件和摄像头连接器的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为了满足安装需求,柔性电路板在移动终端壳体内部形成弯折部分。但是对于盲埋孔的板子,要增加全板电镀,柔性电路板的厚度会增加,不利于组装弯折,并且弯折时应力大,组装后摄像头连接器易反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用于连接于移动终端的摄像头组件和摄像头连接器的柔性电路板弯折时应力大,易反弹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用于连接于移动终端中的摄像头组件和摄像头连接器之间,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
电路板本体,其中所述电路板本体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
在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的边缘,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开槽,且所述第一侧边上的开槽与所述第二侧边上的开槽分别一一相对设置;
所述电路板本体上、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开孔。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主板、摄像头组件和摄像头连接器,还包括上述的柔性电路板;其中,
所述主板、所述摄像头组件、所述摄像头连接器和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摄像头连接器设置于所述主板上;所述柔性电路板在相对设置的开槽位置处形成弯折部。
这样,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通过在用于连接于移动终端中的摄像头组件和摄像头连接器之间的柔性电路板上设置开孔,相当于将柔性电路板划分为多个部分,以减小弯折时的应力。以及在柔性电路板上对应于弯折位置的边缘处设有开槽,使得柔性电路板顺着弯折位置释放应力。该方案结构简单,有利于摄像头的安装而避免安装后反弹,可以增加柔性电路板的弯折次数,提升柔性电路板的柔韧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电路板弯折前的侧视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电路板弯折后的侧视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柔性电路板;
11、开槽;
12、开孔;
13、第一弯折部;
14、第二弯折部;
2、摄像头组件;
3、摄像头连接器;
4、壳体;
5、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1,用于连接于移动终端中的摄像头组件2和摄像头连接器3之间,其中柔性电路板1包括:电路板本体,其中电路板本体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在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边缘,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开槽11,且第一侧边上的开槽11与第二侧边上的开槽11分别一一相对设置;电路板本体上、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开孔12。
进一步地,开孔12的形状为长条形。开孔12从电路板本体的第三侧边延伸至电路板本体的第四侧边;其中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为电路板本体上相对的两侧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98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急处置测评方法和测评系统
- 下一篇:数字化煤场汽车精准定位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