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0057.6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8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光明印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6 | 分类号: | B32B37/06;B32B3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面自动封膜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纸制品上裱一层透明的塑料薄膜,就是覆膜。具体来说,像产品说明书印刷中的封面、纸盒的外表面这些容易磨损的部位,如果需要保护膜,就在印刷之后、折叠和裁切之前给它裱一层,这层膜必须很透明,有很好的韧性,质地均匀,没有砂眼气泡,表面很平整,它通常是聚丙烯材料做成的,它还预涂了热塑性高分子粘合剂以便和纸张结合,印刷厂用热压滚筒把它牢牢地贴在纸上。这样一来,纸的表面有了更好的光泽,质地更厚实,而且印在上面的颜色受到了保护。
在现有技术中,覆膜机主要对覆膜印品进行单面覆膜,一面覆膜后,反过来对另一面覆膜,这样才实现双面覆膜。该落后的生产工艺不但浪费生产工时、电耗,而且对一面覆膜时,另一面因摩擦而受损,影响了产品质量,该传统生产工艺已经不能满足一些高质量印刷品双面覆膜的生产要求。并且,在利用上下热辊覆膜时,由于上下热辊的位置固定不能调节,因此对覆膜的印刷品有很高的厚度要求,可加工品种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印刷制品双面自动封膜的热封装置,并且其上、下热封辊可根据加工纸张的厚度,自行调节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热封装置,包括:热封架、上膜辊、下膜辊、上热封辊、下热封辊和压力辊;所述上膜辊和下膜辊设置在热封架上;在所述热封 架上固定设置有一抵压槽,所述上热封辊和下热封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热封块,所述上热封辊和下热封辊的两端分别通过热封块与抵压槽连接,并且在所述热封块与抵压槽之间设置有抵压弹簧;所述压力辊的转轴的两端设于所述热封架对应部位的导轨内,且所述压力辊的转轴两端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所述压力辊包括上压力辊和下压力辊,且所述上压力辊和下压力辊以加工流水线为中心轴,径向对称设置。
更好地,所述热封装置还包括:导热块,所述导热块固定在所述热封架上,并且与所述上热封辊或下热封辊贴合设置,所述导热块与温度传感器连接,将所述上热封辊或下热封辊表面温度传递给温度传感器,并通过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传递给显示装置。
更好地,所述热封装置还包括: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设置于压力辊出料侧。
更好地,所述热封装置还包括:封膜纸张定性装置和纸张定性装置;其中,所述封膜纸张定性装置设置在所述冷却装置的出料侧;所述纸张定性装置设置在所述上热封辊和下热封辊的入料侧。
本实用新型的热封装置可实现印刷品通过上热封辊和下热封辊进行初步封膜,继而经上压力辊和下压力辊进行压实完全封膜,实现双面自动封膜,且缩短覆膜加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节省用电量、缩小封膜制造成本;另外,上热封辊和下热封辊还可以根据纸张的厚度自行调节位置,可满足不同型号的印刷品进行封膜工艺。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下热封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 新型提供一种热封装置,包括:热封架1、上膜辊21、下膜辊22、上热封辊31、下热封辊32、压力辊、冷却装置7、封膜纸张定性装置10和纸张定性装置9;所述上膜辊和下膜辊设置在热封架上;
请参考图2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下热封辊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所述热封架1上固定设置有一抵压槽111,所述上热封辊31和下热封辊3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热封块112,所述上热封辊31和下热封辊32的两端分别通过热封块112与抵压槽111连接,并且在所述热封块112与抵压槽111之间设置有抵压弹簧113;所述热封装置还包括:导热块114,所述导热块112固定在所述热封架1上,并且与所述上热封辊31或下热封辊32贴合设置,所述导热块114与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连接,将所述上热封辊31或下热封辊32表面温度传递给温度传感器,并通过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传递给显示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于监控热封辊的温度。
请再次参考图1所示,所述压力辊的转轴的两端设于所述热封架对应部位的导轨5内,且所述压力辊的转轴两端设有驱动装置6,所述驱动装置6为气缸;所述压力辊包括:上压力辊41和下压力辊42,且所述上压力辊41和下压力辊42以加工流水线为中心轴,径向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光明印务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光明印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00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