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短波的大视场鱼眼光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0377.1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1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蹇毅;黄姜卿;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06;G02B1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13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短波 视场 眼光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红外光学系统,特别的,是涉及到一种短波红外波段(0.9-1.7μm)的成像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磁波波谱上,波长自760nm至400μm的电磁波被称为红外波段。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波段(350nm~770nm),在人的肉眼感光范围之外。其中短波红外(0.9-1.7μm)波段,其波长接近可见光,成像兼有自发辐射和反射成像的特点,近些年来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得到重视,发展出了一系列的应用方向。
短波红外铟镓砷(InGaAs)焦平面探测器在0.9μm~1.7μm波段具有非制冷室温工作、探测率高、均匀性好等优点,可以实现小型化、低功耗、高可靠性的短波红外成像系统。与传统夜视器材中的微光管相比,InGaAs探测器的响应光谱与夜天光的光谱范围更匹配,其在微光成像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在短波红外夜视侦察应用中,往往需要超大视场的光学系统,以达到广域侦察的目的。
短波红外波段(0.9-1.7μm)对于大多数可见光光学玻璃材料都是可透的,因此在0.9-1.7μm波段的光学系统不需要选用昂贵的红外光学材料。
发明内容:
本专利提出了一个四片折射式的红外短波成像光学系统,可用于铟镓砷短波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该光学系统使用的均是成都光明玻璃库中的玻璃材料,玻璃代号均是光明玻璃库中的代号。
本专利是通过一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用于红外焦平面成像的光学系统从物方至像方按顺序由第一负透镜,第二负透镜,正透镜,孔径光阑,双胶合透镜,焦平面探测器组成。来自物方的光束依次通过第一负透镜1,第二负透镜2,正透镜3,孔径光阑4,双胶合透镜5,在焦平面6上成像。第一负透镜1是H-LAK7材料制成的透镜,第二负透镜2是H-LAK2材料制成的透镜,正透镜3是采用H-ZF7LA材料制成,双胶合透镜5的材料靠近物方的是H-LAK2,另一片材料是H-ZF52A。
本专利结构的主要优点在于:短波红外成像,超大成像视场,无非球面,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光学系统具体结构示意图,图中:
1——第一负透镜,
2——第二负透镜,
3——正透镜,
4——孔径光阑,
5——双胶合透镜,
6——焦平面。
图2为本专利的光学系统在短波红外(0.9-1.7μm)下的调制传递函数。
图3为本专利的光学系统在短波红外(0.9-1.7μm)下的畸变图。
图4为本专利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光学系统参数如下:相对孔径为1:3,焦距5.4mm,视场角170°,系统总长度48.7mm。
按照附图4的示意图所标示,本专利的四片折射式大视场红外短波成像光学系统,透镜组参数如下表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03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红外夜视功能的全景镜头
- 下一篇:适用于空间环境的超广角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