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的盖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0392.6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6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薛锡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康荣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06;H01M2/08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兴华粤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345 | 代理人: | 吴剑锋,邹涛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盖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的盖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盖板的密封性能影响着整个电池的安全性能。为了解决密封性能,市场上大都采用有机密封圈,如PFA、聚乙烯、氟橡胶等等,同时也采用金属化陶瓷作为密封材料。但是,这两种密封方式都存在极柱顶端和板体不绝缘的隐患。为了解决安全隐患,通常会在极柱和板体之间放置陶瓷粒,或者通过注塑方式注入一层绝缘有机材料。但是,这两种方式都存在工序复杂、成本高,另外注塑压力大,对封接面的强度产生一定的张力,长期使用过程中,封接面强度可能疲劳,导致气密性下降,电池内部压力大,从极柱位置泄露的风险,电池的寿命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绝缘性好、工艺简单的锂电池的盖板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锂电池的盖板结构,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负极极柱和正极极柱,其结构特征是还包括第一陶瓷体和第二陶瓷体,负极极柱通过第一陶瓷体与基板铆接为一体,正极极柱通过第二陶瓷体与基板铆接为一体;其中,所述第一陶瓷体套设在负极极柱的中部,基板上设置有第一装配孔,第一陶瓷体嵌设在第一装配孔中;所述第二陶瓷体套设在正极极柱的中部,基板上设置有第二装配孔,第二陶瓷体嵌设在第二装配孔中。
由于负极极柱的结构与正极极柱的结构基本相同,以下仅就负极极柱进行说明。
所述的锂电池的盖板结构,还包括负极极片,该负极极柱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翻边,负极极片压接在负极极柱的第一翻边与第一陶瓷体之间。
所述的锂电池的盖板结构,还包括第一密封绝缘件,该第一密封绝缘件套设在第一陶瓷体的上部且压接在基板上,负极极片嵌设在第一密封绝缘件上;负极极片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第一翻边设置在第一定位凹槽中。
所述第一密封绝缘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负极极片嵌设在第一限位槽中。
所述的锂电池的盖板结构,还包括第二密封绝缘件,该第二密封绝缘件套设在第一陶瓷体的下部且压接在基板上,负极极柱的下部嵌设在第二密封绝缘件上。
所述第二密封绝缘件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负极极柱的下部嵌设在第二限位槽中。
所述第一陶瓷体的中部设置有与基板的第一装配孔相配合的斜面。
所述斜面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定位槽或定位突起,基板的第一装配孔的内壁上对应的设置有限位凸起或装配槽。
所述第一陶瓷体上设置有用于插装负极极柱的第一中心孔,第二陶瓷体上设置有用于插装正极极柱的第二中心孔,第一中心孔和第二中心孔分别为圆孔或椭圆孔;基板为金属基板。
一种锂电池的盖板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将第一陶瓷体插装在基板的第一装配孔中,将第二陶瓷体插装在基板的第二装配孔中;
步骤二,然后将负极极柱插装在第一陶瓷体的第一中心孔中,将正极极柱插装在第二陶瓷体的第二中心孔中;
步骤三,将负极极片、负极极柱与第一陶瓷体铆接为一体,将正极极片、正极极柱与第二陶瓷体铆接为一体,得到待注塑件;
步骤四,将待注塑件装入模具内,对基板的两侧进行高压注塑,分别得到第一密封绝缘件、第二密封绝缘件、第三密封绝缘件和第四密封绝缘件,最后得到一体成型的盖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的负极极柱通过第一陶瓷体与基板铆接为一体,正极极柱通过第二陶瓷体与基板铆接为一体;其中,所述第一陶瓷体套设在负极极柱的中部,基板上设置有第一装配孔,第一陶瓷体嵌设在第一装配孔中;所述第二陶瓷体套设在正极极柱的中部,基板上设置有第二装配孔,第二陶瓷体嵌设在第二装配孔中;基板与第一陶瓷体、第二陶瓷体分别紧配合在一起,最后通过第一密封绝缘件、第二密封绝缘件组合成一个整体的一体成型的盖板结构,从而既提高了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强度,还提高了产品的绝缘性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负极极柱与第一陶瓷体、正极极柱与第二陶瓷体、基板直接铆接和绝缘,再分别连接负极极片、正极极片使电池内外连接导通;由于陶瓷体具有良好绝缘性和耐高温化学稳定性,确保了陶瓷电池的安全性能,延长电池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陶瓷体的中部设置有与基板的第一装配孔相配合的斜面,斜面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定位槽或定位突起,基板的第一装配孔的内壁上对应的设置有限位凸起或装配槽,于是,既可以实新快速定位,还可以实现紧配合,加强了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康荣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康荣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03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玩具恐龙(2)
- 下一篇:环形自反力平衡荷载箱(位移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