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叶轮轴心转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0523.0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7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兰富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F04D29/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沪慧律师事务所31311 | 代理人: | 李秀兰 |
地址: | 317527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轮 轴心 转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深井泵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适用于深井泵不同型号电机的叶轮轴心转换结构。
背景技术
深井泵的最大特点是将电动机和泵制成一体,它是浸入地下水井中进行抽吸和输送水的一种泵,被广泛应用于农田排灌、工矿企业、城市给排水和污水处理等。叶轮作为深井泵的核心部件之一,是影响工作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在特定情况下,如果叶轮设计不好就会在泵入口和叶片处产生水力损失和间隙损失,在传统深井泵的生产模式中,一种电机型号就要生产具有对应轴孔的叶轮,这就需要企业需要拥有多条对应的叶轮生产流水线和生产设备,给企业的生产无形中增加了许多成本支出,如何通过一种结构使得叶轮的使用能够通用化是企业从减少生产成本的角度需要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使深井泵叶轮的使用通用化的叶轮轴心转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叶轮轴心转换结构,包括叶轮轴孔和轴心转换件,所述叶轮轴孔包括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轴孔的内径大于第一轴孔的内径,并且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过渡部位成型有台阶面一;所述轴心转换件的外周面包括第一外周面和第二外周面,所述第二外周面的外径大于第一外周面的外径,并且第一外周面和第二外周面过渡部位成型有台阶面二;所述第一外周面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轴孔的内径,所述第二外周面的外径小于第二轴孔的内径。
在上述的叶轮轴心转换结构中,所述第二轴孔的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向内收缩。
在上述的叶轮轴心转换结构中,所述第二外周面的外径自上而下逐渐向内收缩。
在上述的叶轮轴心转换结构中,所述第二轴孔的内表面和第二外周面均为圆弧面。
在上述的叶轮轴心转换结构中,所述第一轴孔的的内表面和第一外周面的横截面均为正多边形。
在上述的叶轮轴心转换结构中,所述台阶面二的外边缘具有一圆弧部一。
在上述的叶轮轴心转换结构中,所述轴心转换件的轴孔横截面为六边形。
在上述的叶轮轴心转换结构中,所述轴心转换件的轴孔端面具有一圆弧部二。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叶轮的第一轴孔和轴心转换件的第一外周面实现两个零部件的初步连接,其次再通过第二轴孔和第二外周面的配合实现对两个零部件的紧固,并且由于台阶面一和台阶面二的存在,对于轴心转换件在叶轮轴孔内的位置能有一个限定,使轴心转换件不会在操作人员的外力以及工作过程中其他作用力的影响下不断向下方移动而导致将叶轮轴孔撑坏的情形发生。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二轴孔设置成具有自上而下呈一定锥度的内表面可以方便轴心转换件的安装,由于其锥面的存在,轴心转换件在操作人员或者安装设备的作用力下其第二外周面会与第二轴孔的内表面逐渐卡紧,直至轴心转换件无法继续往下插入,完成轴心转换件和叶轮轴孔的紧固。
附图说明
图1为叶轮轴心转换结构剖面视图。
图2为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B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叶轮轴心转换结构部件分解图。
1-叶轮轴孔,1a-第一轴孔,1b-第二轴孔,1c-台阶面一,2-轴心转换件,2a-第一外周面,2b-第二外周面,2c-台阶面二,2d-圆弧部一,2e-圆弧部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兰富泵业有限公司,未经海兰富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05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流道无堵塞纸浆泵
- 下一篇:一种转子泵机械密封结构及具有其的转子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