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冷凝功能的汽液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0601.7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3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苏长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海市建新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4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01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冷凝 功能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液分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冷凝功能的汽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中,在一些液体反应过程中,会产大量的气体。反应釜内的高温反应会让产生的气体中会夹带着一些蒸发出来的物料,需要对蒸发物料进行回收。现有的回收操作,如图1所示,通常是把反应产生出来的蒸汽经过一个片冷器51,高温的蒸汽在片冷器51内冷却,进而物料会因为温度的降低变回液态。然后从片冷器51内进入到汽液分离罐52内,在汽液分离罐52内液态的物料会沉积下来,然后气体会从汽液分离罐52的出气口出去,沉积下来的物料可以通过管道重新回流到反应釜内,进而实现蒸发出来的物料回收。
但是其中需要利用到片冷器51与汽液分离罐52两个部件,需要对两者进行分别安装分别生产,成本较高,易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冷凝功能的汽液分离器,集冷凝、汽液分离功能于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有冷凝功能的汽液分离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排液管,所述罐体中部设置有用于将罐体内部空腔分割成上下两部分的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冷凝器上设置有多根贯穿空腔且连通罐体内上下两部分的通管,所述空腔内设有与通管外壁接触的冷却介质,所述罐体侧壁上设置有位于冷凝器下方的出气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气流通过进气管进入罐体顶部,再通过冷凝器内的通管进入到罐体下方,冷凝器空腔内的冷却介质会持续的吸收通管上的热量,这样通过通管的气体就能够得到降温冷却,气体温度降低之后,其内部的物料能够冷凝成液态,最后滴落到罐体底部进行沉积。底部沉积的液体可以通过底部的排液管排出,而其他的气体从冷凝器下方的出气管排出。这样一个汽液分离器即可完成冷凝、汽液分离的功能,两个功能能够集成在一个整体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凝器上设置有供冷却介质进入的进水口、供冷却介质流出的出水口,所述进水口靠近空腔底部,所述出水口靠近空腔顶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下方的进水口能够让水流进入之后空腔之后有下往上逐步满上来,再从上方的出水口出水,这样让空腔内始终保持液体充盈的状态,而且冷却介质能够稳定循环,流速稳定,对通管的冷却较为的充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包括上罐与下罐,所述冷凝器顶面与底面分别于上罐、下罐法兰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整个罐体分割成上罐、下罐两部分,与冷凝器三者可以分开加工,节约了加工成本。以冷凝器为中间,通过法兰与上罐、下罐连接,让连接结构较为的稳定,同时,也方便后续拆开的维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管由碳化硅制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碳化硅由于化学性能稳定、导热系数高,应用在冷凝器上,一方面能够承受分离溴等高腐蚀的气/液对设备带来的腐蚀性,另一方面能够快速的将气体的热量转移至冷却介质上,使气体通过通管的时候能够达到降温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管为直管或者弯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直管与弯管均能够供气流稳定的通过,直管能够提高冷凝器内的空间利用率,适合多管道的密集排布,而弯管能够提高单位长度下气流在管道的行走距离,延长气流在通过内的加工时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罐与下罐上均插设有用于显示温度的温度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温度计的设计可以直观的了解罐体内部的情况,便于操作者根据温度情况对进行调节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液管与罐体的连接点上设置有截流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截流阀能够控制罐体内液体的出量,满足罐体内的液体进出平衡。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物料回收方式;
图2为实施例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1、罐体;11、上罐;12、下罐;13、进气管;14、排液管;15、出气管;2、冷凝器;21、空腔;22、通管;23、进水口;24、出水口;3、温度计;4、截流阀;51、片冷器;52、汽液分离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海市建新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临海市建新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06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涡流管束除尘除雾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预热功能的锅炉尾气换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