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开关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0697.7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1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毅;胡敏;王坚;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开关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装置,尤其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空气开关保护装置,属于电路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车载方舱或厢式车上通常装有许多带空气开关的用电设备,根据需要部分用电设备安装在舱门边上,当遇恶劣天气开启舱门工作时,尘土或雨水易进入到空气开关中,从而大大降低空气开关的使用性能,有时甚至会发生短路故障,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情况,目前通常在空气开关处设有空气开关保护装置,但现有空气开关保护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且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空气开关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空气开关防护装置,包括空气开关安装槽、盖板机构和数个盖板固定机构;所述空气开关安装槽固定在面板内侧,空气开关固定在空气开关安装槽内;所述盖板机构包括盖板、观察玻璃和多个卡子,盖板盖合在空气开关安装槽上,盖板上端两侧分别与空气开关安装槽上端两侧铰接,盖板下端通过数个盖板固定机构固定,观察玻璃设置在盖板内侧,与盖板中部观察孔位置对应,多个卡子对称设置在观察玻璃四周,卡子一端压在观察玻璃上,卡子另一端通过紧固件与盖板固连;数个盖板固定机构分别设置在空气开关安装槽下端两侧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空气开关防护装置,其中所述的盖板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座、两块磁钢和硅胶减震垫,固定座固定在空气开关安装槽下端上,两块磁钢分别固定在固定座安装孔内和固定座内侧,硅胶减震垫固定在固定座外侧,盖板下端吸合在硅胶减震垫上。
前述的空气开关防护装置,其中所述的固定座为L形结构。
前述的空气开关防护装置,其中所述的盖板中部还设有圆锁。
前述的空气开关防护装置,其中所述的空气开关安装槽上下端分别向外折弯出固定翻边。
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外形美观,而且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将空气开关安装在空气开关安装槽内,并在空气开关安装槽上盖上盖板,可有效防止灰尘和雨水进入空气开关内,大大提高了空气开关的使用性能,排除了安全隐患,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盖板中部设有观察玻璃,可透过观察玻璃随时观察空气开关动作情况,且盖板可自由开合,使用维修十分方便。另外,盖板下端两侧吸合在盖板固定机构的硅胶减震垫上,加上盖板中部设有圆锁,这样可保证行车状态时盖板盖合稳固,不易晃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盖板固定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空气开关安装槽1、盖板机构2和两个盖板固定机构3。空气开关安装槽1上下端分别向外折弯出固定翻边11,固定翻边11焊接固定在面板4内侧,空气开关固定在空气开关安装槽1内。盖板机构2包括盖板21、观察玻璃22和六个卡子23,盖板21上侧、左侧和右侧分别向内折弯出翻边,盖板21盖合在空气开关安装槽1上,盖板21上端两侧通过铰接轴5分别与空气开关安装槽1上端两侧铰接,盖板21下端通过两个盖板固定机构3固定,观察玻璃22设置在盖板21内侧,与盖板21中部观察孔24位置对应,六个卡子23对称设置在观察玻璃22四周,卡子23一端压在观察玻璃22上,卡子23另一端通过紧固件25与盖板21固连。
两个盖板固定机构3分别设置在空气开关安装槽1下端两侧上,盖板固定机构3包括固定座31、小磁钢32、大磁钢33和硅胶减震垫34,固定座31为L形结构,固定座31横边焊接固定在空气开关安装槽1下端上,小磁钢32嵌装在固定座31立边安装孔内,大磁钢33用胶固定在固定座31立边内侧,硅胶减震垫34固定在固定座31立边外侧,盖板21下端吸合在硅胶减震垫34上,盖板21中部还设有圆锁35。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06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VR眼镜的带有风力阻力的体验型自行车
- 下一篇:一种带桌板的健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