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影视器材脚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1224.9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0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魏宏;王琛琛;张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3B17/56 | 分类号: | G03B17/56;F16M11/3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6 | 代理人: | 李婷,张明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影视 器材 脚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摄影器材,具体涉及一种影视器材脚架。
背景技术
三脚架的作用无论是对于业余用户还是专业用户都不可忽视的,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稳定摄影器材,以达到预想的摄影效果。最常见的就是长曝光中使用三脚架,用户如果要拍摄夜景或者带涌动轨迹的图片的时候,曝光时间需要加长,这个时候,相机不能抖动,则需要三脚架的帮助。三脚架的选择也有很多,购买三脚架其实主要希望角架能为一些拍摄情况提供稳定的拍摄状态。
现有的三脚架一般只能在平整硬实的土地上使用,而不能很好的用于些土地松软泥地上,颠簸的石子路上,以及一些高山上的岩石上。这就给摄影师的户外摄影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其次,现有三脚架的高度都是固定的,不能调节三脚架的高度,从而限制了三脚架的使用效果。另外,一般的三脚架包括有把手,现有的把手一般都是固定的,不能进行调节,不同身高体重的人摄像机三脚架的使用习惯也会有所不同,所以设计一款可以调节的把手显的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影视器材脚架,能够适用于各种环境的地面,以保证摄影的稳定性,且可以根据人的身高进行支架和把手的调节。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影视器材脚架,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以及相机固定座,其中:
第一固定部包括支撑台,支撑台底部铰接有三根伸缩式支架,并在支撑台底部安装有用于限制支架转动位置的限位块;所述的每一个支架的底部均通过转轴安装有抓地块,抓地块上设置有尖刺部和平滑部;
第二支撑部包括空心的中心立柱,以及套装在中心立柱中的顶杆,顶杆的一端伸出中心立柱并安装所述的相机固定座,中心立柱的底部固定在所述的支撑台上;
所述的相机固定座的侧面安装有把手,把手包括前把手和后把手,后把手可以相对于前把手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的后把手的端部通过连接杆固定有一个调节球,前把手中开设有一个圆凹槽,前把手的端面上开设有与圆凹槽贯连的通孔;所述的调节球装配在圆凹槽中,连接杆穿过所述的通孔;在前把手上装配有紧固螺钉,紧固螺钉的端部可伸入到圆凹槽中与所述的调节球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心立柱的上端设置有锁紧装置,锁紧装置包括锁紧套,锁紧套与中心立柱同轴设置,锁紧套上装配有锁紧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架包括套筒和装配在套筒中的调节杆,调节杆的一端伸出套筒并铰接在所述的支撑台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抓地块为矩形结构,抓地块的侧面设置有耳板,抓地块通过耳板安装在转轴上;所述的平滑部是指抓地块的两个相邻的侧面,其中一个侧面较长而另一个侧面较短,较短的侧面上固定有第一橡胶块,较长的侧面上固定有第二橡胶块;所述的尖刺部为设置在抓地块端部的三角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三角板的端部设置有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的相机固定座的侧面设置有照明灯。
进一步地,所述的抓地块上一端开设有第一锁紧孔,另一端开设有第二锁紧孔;所述的支架的下端设置有挡块,挡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固定孔,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挡块上设置有磁铁,所述的抓地块为金属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影视器材脚架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地面,无论是在泥地、水泥地还是岩石地面都能很好的抓住地面,提高摄像机三脚架的稳定性;后把手绕着前把手任一方向转动,可以根据不同人的习惯调节后把手的位置高低,中心立柱及支架也可以根据高度需求分别进行调节使用非常方便;调整到最佳位置,可以用螺钉进行固定即可,固定方便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不同地面上时抓地块部分的状态图,其中图2为应用在土质松软的泥地上时,图3为应用在水泥地上时,图4为应用在在山坡、岩石上时;
图5为前把手和后把手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后把手相对于前把手角度调节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12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