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钒液电池生产精益自动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1407.0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4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赵宇雷;安德烈亚;李维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马工业工程(大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B65G47/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生产 自动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自动化装配输送物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钒液电池生产精益自动线。
背景技术
根据钒液电池生产需要,电池生产过程需将电池自动安全输送到需要的位置,包括组装、测试、实验等等过程,其中工作区域不同,又涉及到水平及竖直方向路径改变,托盘等更换及翻转等工序,还涉及到设备的占地面积的限制。在现代智能化生产工作中,若没有合理的设备规划及建设大大降低工作效率,智能化设备的利用率也将大大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钒液电池生产精益自动线,在产品的输送过程中对其进行相应的加工,保证生产线的最优化精益路径和生产效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钒液电池生产精益自动线,若干分支线都通过移载机与主线体衔接,分支线上都安装升降运输机,在分支线与主线体终端之间设有返修缓存线,返修缓存线通过移载机与主线体衔接,主线体终端通过旋转移载机与检测线体衔接,检测线体通过移载机与检测后作业线体衔接,终端线体通过移载机与检测后作业线体衔接,检测后作业线体尾端通过旋转移载机分别通往实验区和测试区,在通往实验区和测试区之前检测后作业线体上安装有翻转机。
进一步地,主线体上设有跨线步梯。
进一步地,所有与主线体衔接的线体与主线体衔接处都设有电控柜及配电柜。
进一步地,所述的返修缓存线附近设有返修线,返修线也通过一个移载机与主线体衔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设计路径合理紧凑,可实现线上无人对接,大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在保证最高效生产同时占用最小的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布局示意图;
如图所示:1、主线体;2、分支线;3、移载机;4、升降运输机;5、返修缓存线;6、旋转移载机;7、检测线体;8、检测后作业线体;9、终端线体;10、翻转机;11、跨线步梯;12、电控柜;13、配电柜;14、返修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若干分支线(2)都通过移载机(3)与主线体(1)衔接,分支线(2)上都安装升降运输机(4)。在分支线(2)与主线体(1)终端之间设有返修缓存线(5),与返修缓(5)存线平行位置设置返修线(14),返修缓存线(5)和返修线(14)都分别通过移载机与主线体(1)衔接。主线体(1)终端通过旋转移载机(6)与检测线体(7)衔接,跨线步梯(11)横跨过主线体(1)。检测线体(7)通过移载机与检测后作业线体(8)衔接,终端线体(9)通过移载机与检测后作业线体(8)衔接,检测后作业线体(8)尾端通过旋转移载机分别通往实验区和测试区,在通往实验区和测试区之前检测后作业线体(8)上安装有翻转机(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马工业工程(大连)有限公司,未经艾马工业工程(大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14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车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雨型户外变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