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路隧道智能照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1495.4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3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厚全;宋飞庭;赖金星;王亚琼;邱军领;周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71006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隧道 智能 照明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照明的运营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隧道智能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消除驾驶员在驾车穿越隧道时遇到的“黑洞”与“白洞”等视觉问题,工程技术人员沿隧道的轴线将隧道分为接近段、入口段、过渡段、中间段以及出口段五个照明区段,并在入口段、过渡段和出口段进行加强照明。现行的隧道照明无法根据洞外亮度情况自动调整隧道内照明亮度,往往出现洞内照明亮度不足或过度两个极端情况,既影响行车安全,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如何在保证隧道安全行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隧道照明的成本一直是工程技术人员所需求的答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隧道智能照明系统,其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洞外的光能转化为电能,配合当地电力系统,给隧道内的照明灯具供电,并可根据洞外亮度情况自动改变照明灯具亮度,从而实现隧道洞内照明亮度随洞外亮度的全自动变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公路隧道智能照明系统,包括通过照明电路依次串联在一起的恒压配电室、变压供电系统、控制开关以及若干个LED灯,其中,若干个LED灯依次设置在隧道照明区段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恒压配电室设置在隧道洞外,其通过高压电线与当地电力系统连接,并用于负责隧道内全部LED灯基本照明的用电需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变压供电系统包括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和控制器,其中,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隧道洞口接近段范围,控制器用于通过调整所连接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的数量,控制照明电路中不同LED灯端电压的大小,从而控制各照明区段LED灯的发光亮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控制器能够用于断开照明电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若干个LED灯沿隧道全长等间距布设,并能够根据灯具的端电压大小自动改变发光亮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公路隧道智能照明系统利用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对隧道照明灯具进行部分供电,相比于以往的供电系统而言,其属于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符合“绿色能源”的时代要求。
2、本实用新型的公路隧道智能照明系统使用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量取决于洞外亮度情况,并直接影响洞内照明灯具的亮度,相比于以往的照明系统而言,其实现了隧道洞内照明亮度随洞外亮度的变化而自动变化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公路隧道智能照明系统采用隧道自身配备的太阳能电池板作为隧道照明灯具部分电力的来源,相比于以往的供电情况而言,其减少了隧道的长期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公路隧道智能照明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代表:1—恒压配电室,2—变压供电系统,3—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4—控制器,5—控制开关,6—LED灯,7—照明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路隧道智能照明系统,包括通过照明电路7依次串联在一起的恒压配电室1、变压供电系统2、控制开关5以及若干个LED灯6,其中,若干个LED灯6依次设置在隧道照明区段内。
所述的恒压配电室1通过高压线与当地电力系统连接,通过照明电路7给隧道内所有的LED灯6提供一个超过“门坎电压”的恒定端电压,保证LED灯6发光亮度达到隧道基本照明亮度要求。
所述的变压供电系统2包括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3和控制器4,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3安装在隧道洞口接近段位置,视隧道洞外亮度情况,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控制器4连接照明电路7,给隧道入口段、过渡段以及出口段的LED灯6提供一个变化的端电压,此端电压的大小可根据变压供电系统2所连接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3的数量不同来控制。
所述的LED灯6沿隧道全长等间距布设,可根据灯具的端电压大小自动改变发光亮度。中间段的LED灯6的发光亮度取决于恒压配电室1的恒定端电压,隧道入口段、过渡段以及出口段的LED灯6的端电压是恒定配电室1提供的恒定端电压和变压供电系统2提供的变化的端电压之和,且各照明区段的变化端电压存在差异,总的原则是保证各照明区段的LED灯6的发光亮度符合各区段特定的照明要求,沿隧道纵轴向形成适宜的亮度—时间视觉适应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14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人体生物节律的智能调色平板灯
- 下一篇:多路恒流LED驱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