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净式粉尘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2797.3 | 申请日: | 2017-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4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汪海;谭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澳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B01D4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净 粉尘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净式粉尘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废气处理领域中,对于颗粒物的过滤往往有多种方式,其中滤芯过滤法是利用带颗粒物的废气通过滤纸,利用滤纸过滤废气中的颗粒物,而传统的过滤方式中容易存在滤纸容易被堵的情况发生,因此需要在工作一定时间后对滤纸进行清理或更换,因此存在维护费用高,人力成本大,设备不能长时间连续性运行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清理滤纸上颗粒物的自净式粉尘过滤装置。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净式粉尘过滤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上设有进气道,所述机箱内设有支撑于机箱两侧壁、且能沿支撑点转动的过滤筒,所述过滤筒两端封死其外圆柱壁上开设有若干过滤孔,所述过滤筒外圆柱壁上还包覆有滤纸,所述过滤筒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过滤筒的内腔均布等分成六个过滤腔,所述过滤筒的其中一端端面上设有与过滤腔等数设置、且与过滤腔相通的出气口;所述机箱内部的侧壁与过滤筒的端面紧贴,所述机箱与过滤筒设有出气口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出气道,所述出气道位于过滤筒旋转中心的上方,所述过滤筒以旋转中心水平方向以下的部分与机箱内壁接触且滑动配合,所述机箱底部设有粉尘出口。
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可转动的过滤筒,将出气道设置于过滤筒自身轴线的水平方向以上时,使各过滤腔的出气口与出气道相通,在气流的作用下,机箱内的气压大于出气道的气压,带粉尘的废气经由滤纸过滤进入过滤腔后从出气道排出,当各过滤腔转至过滤筒自身轴线的水平方向以下时,出气口与出气道错开切断气流,过滤腔内的负压消失,在滤纸与机箱内壁呈接触配合的情况下形成密封效果,避免了机箱内部的废气从粉尘出口泄漏,当各过滤腔转至粉尘出口处时,其吸附的粉尘靠重力及过滤筒转动时的震动脱离滤纸,实现自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纸呈“W”形弯折以增大过滤面积,所述滤纸弯折后的最高点与机箱内壁接触。
上述结构中,折弯成“W”形的滤纸其最高点与机箱内壁接触,当滤纸转动到粉尘出口上时,通过与粉尘出口的脱离使滤纸形成震动,有助于粉尘剥离落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粉尘出口位于过滤筒的正下方。
上述结构中,可方便粉尘颗粒落下收集,避免出现扬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筒通过电机带动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无需人工更换清理滤纸,减少工作量及使用成本,可实现大负荷不间断过滤,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0-机箱;11-进气道;12-出气道;13-粉尘出口;20-过滤筒;21-过滤孔;22-滤纸;23-隔板;231–过滤腔;232-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考图1至图3,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自净式粉尘过滤装置,包括机箱10,所述机箱10上设有进气道11,所述机箱10内设有支撑于机箱10两侧壁、且能沿支撑点转动的过滤筒20,所述过滤筒20两端封死其外圆柱壁上开设有若干过滤孔21,所述过滤筒20外圆柱壁上还包覆有滤纸22,所述过滤筒20内设有隔板23,所述隔板23将过滤筒20的内腔均布等分成六个过滤腔231,所述过滤筒20的其中一端端面上设有与过滤腔231等数设置、且与过滤腔231相通的出气口232;所述机箱10内部的侧壁与过滤筒20的端面紧贴,所述机箱与过滤筒20设有出气口232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出气道12,所述出气道12位于过滤筒20旋转中心的上方,所述过滤筒20以旋转中心水平方向以下的部分与机箱10内壁接触且滑动配合,所述机箱10底部设有粉尘出口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澳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澳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27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运输或存放自行车的推车
- 下一篇:转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