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3268.5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2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凡;商晶晶;商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商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26 | 分类号: | A61B17/326;A61B17/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艾晶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钝刀口 侧壁 包皮 刀口 包皮环切吻合器 固紧装置 间隔设置 一次性 淋巴液 本实用新型 侧面延伸 端面方向 龟头套圈 延伸设置 坏死 排出 扎破 去除 愈合 伤口 皮肤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包含有固紧装置和龟头套圈,所述固紧装置设置有至少一圈钝刀口,其改进在于:所述钝刀口于侧壁设置有侧刀口。其中,所述侧刀口为连续的整体或间隔设置的若干单体,自钝刀口侧壁向侧面延伸设置。其中,所述侧刀口为连续的整体或间隔设置的若干单体,自钝刀口侧壁向钝刀口的端面方向延伸设置。其中,所述侧刀口设置于留存包皮一侧的钝刀口侧壁上和/或设置于去除包皮一侧的钝刀口侧壁上。钝刀口的侧壁,尤其是于留存包皮一侧设置有侧刀口,可以扎破皮肤,促进淋巴液的排出,有利于伤口的愈合。或同时设置在多余包皮一侧,同时可以起到加速多余包皮坏死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皮环切吻合器,尤其是所述钝刀口的侧面设置侧刀口的包皮环切吻合器。
背景技术
成年人包皮环切手术在降低HIV传播的作用已经被广泛认可,商建忠先生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提出了上下半部刀口相互错开的方式,以防止在手术过程中夹肉造成患者痛苦。该方案进行了多次改良设计,使得包皮环切吻合器进一步确保了手术的便捷性、安全性,有效性,适用人群广泛,可标准化操作。
现有包皮环切吻合器外环具有环壁和刀口,刀口突出设置于环壁内侧,刀口为平齐。由于需要在人体上佩带10至7天时间,在佩戴的过程中,坚硬的刀口和龟头套圈直接夹持作用在患者的包皮上,容易造成患者的疼痛和不适,影响佩戴期间的正常生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包皮环切吻合器进行了改良,在钝刀口的基础上增加了侧刀口,加速留存包皮的愈合程度,加速坏死包皮的脱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包含有固紧装置和龟头套圈,所述固紧装置设置有至少一圈钝刀口,其改进在于:
所述钝刀口于侧壁设置有侧刀口。
其中,所述侧刀口为连续的整体或间隔设置的若干单体,自钝刀口侧壁向侧面延伸设置。
其中,所述侧刀口为连续的整体或间隔设置的若干单体,自钝刀口侧壁向钝刀口的端面方向延伸设置。
其中,所述侧刀口设置于留存包皮一侧的钝刀口侧壁上和/或设置于去除包皮一侧的钝刀口侧壁上。
其中,所述龟头套圈表面具有至少一圈凹槽。
其中,所述固紧装置具有开口,所述钝刀口于开口两端设有相互对应的上半部刀口结合处和下半部刀口结合处;所述上半部刀口结合处和下半部刀口结合处设置有圆角。
其中,还包含有橡皮垫,该橡皮垫套设于龟头套圈的凹槽内。
其中,该橡皮垫上设置有防止皮肤粘连的防粘连结构;所述防粘连结构为若干凹点或凸点;或凸起或凹陷交织线;或凹陷槽或凸起槽;或磨砂结构。
其中,该固紧装置和龟头套圈的环壁呈与阴茎龟头冠状沟相匹配的椭圆或椭圆倾斜结构。
其中,该龟头套圈上设有供包皮系带容置的缺口。
其中,该固紧装置为C型环,具有开口端。
其中,该固紧装置为至少两分体环。
其中,该固紧装置的开口端通过锁固装置连接,该锁固装置包含第一阶梯状卡合块和第二阶梯状卡合块,该第一阶梯状卡合块和第二阶梯状卡合块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防脱钩和防脱槽。
其中,该固紧装置的开口端通过锁固装置连接,该锁固装置为螺杆和螺孔的配合方式。
其中,该锁固装置外套设有保护套,该保护套的形状和锁固装置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钝刀口的侧壁,尤其是于留存包皮一侧设置有侧刀口,可以扎破皮肤,促进淋巴液的排出,有利于伤口的愈合。或同时设置在多余包皮一侧,同时可以起到加速多余包皮坏死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商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商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32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肛门膜状闭锁十字切开装置
- 下一篇:一种肿瘤临床治疗用介入针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