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速器输入轴导油润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4133.0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16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邓小梅;谢衡南;雷慧琴;叶连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6122 | 代理人: | 欧阳沁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器 输入 轴导油 润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器输入轴导油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车辆设备性能改进引起的结构变化导致车辆传动部分的润滑条件较过去更为严格,如手动六速变速箱结构比传统五速的变速箱结构更紧凑,体积更小。由于国家标准对燃油经济性要求提高,使齿轮箱内润滑容量变小,齿轮温度和负荷提高。手动变速器主要采用的飞溅润滑方式就是靠齿轮旋转时,将润滑油带到变速箱的各个部位形成润滑。为保证手动变速器的工作油温保持在正常范围且不影响润滑效果,变速器的整体油量和润滑位置的进油状态是关键。大油量可以解决车辆上下坡时,变速箱内部液面变化而引起的润滑不良,特别是降低了频繁的坡道作业工况下,因变速箱内部润滑液油面变化而引起的轴承故障。但是油量越大,成本越高,传动效率越低,同时因为大油量所导致的变速器的温升问题也会影响橡胶件的早期失效和加速油品老化。手动变速器输入轴是动力传动轴中拥有最高速度的结构,若输入轴润滑不充分,会引起轴上零件烧伤而导致变速器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器输入轴导油润滑装置,克服原变速器输入轴进油量不够导致的输入轴档位润滑不足,易导致变速器失效的缺点。
一种变速器输入轴导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导油管将润滑油导入到变速器壳体油道,使润滑油流入到输入轴轴承孔位,变速器壳体输入轴轴承孔位置增加导油叶片,所述导油叶片直接压铸成型到壳体上,该结构既节省空间又降低成本,导油叶片为四片月牙形状对称布置,当输入轴旋转时,进入轴承位置的润滑油,在四片叶瓣的反向作用力下,被卷入输入轴深孔位置。通过油道导入轴承孔的润滑油在导油叶片的作用下形成压力差,加速润滑油的输送速度,达到良好的润滑效果。
一种变速器输入轴导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对输入轴进行深孔加工并设计连通各档位油孔,使各个档位的油孔和输入轴深孔互通,让润滑油准确流入到各润滑部位,确保润滑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变速器壳体采用油道孔结构及变速器壳体输入轴轴承孔位置导油叶片结构,输入轴深孔及各档位设计油孔的结构,实现润滑油输送、加压、分道润滑的功能,可有效保证变速器壳体输入轴进油量和导油速度,确保变速器壳体输入轴润滑效果,有效控制因润滑不足引起的零件烧伤而导致的变速箱失效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输入轴深孔结构示意图;
图中:导油管1,变速器壳体油道2,导油叶片3,输入轴深孔4,各档位油孔5。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实施方式:
一种变速器输入轴导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导油管1将润滑油导入到变速器壳体油道2,使润滑油流入到输入轴轴承孔位,变速器壳体输入轴轴承孔位置增加导油叶片3,所述导油叶片直接压铸成型到壳体上,该结构既节省空间又降低成本,导油叶片3为四片月牙形状对称布置,当输入轴旋转时,进入轴承位置的润滑油,在四片叶瓣的反向作用力下,被卷入输入轴深孔4位置。通过油道导入轴承孔的润滑油在导油叶片的作用下形成压力差,加速润滑油的输送速度,达到良好的润滑效果;对输入轴进行深孔加工并设计连通各档位油孔5,使各个档位的油孔和输入轴深孔4互通,让润滑油准确流入到各润滑部位,确保润滑效果。
使用导油管1将润滑油导入到变速器壳体油道2,通过油道导入轴承孔的润滑油在导油叶片3的作用下形成压力差,加速润滑油的输送速度,润滑油在压力的作用下到达输入轴深孔4及各档位油孔5,各个档位油孔5和输入轴深孔4 互通,润滑油可以准确流入到各润滑部位。该结构既节省空间又降低成本,并且有效的解决了因润滑不足引起的零件烧伤而导致的变速箱失效问题。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则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41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润滑的耐磨长寿命链条
- 下一篇:女鞋(KMQ-LQ1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