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电吉他刮奏的硬质塑料拨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4846.7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1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罗福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金砖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D3/16 | 分类号: | G10D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6200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电吉他 硬质 塑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乐器材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电吉他刮奏的硬质塑料拨片。
背景技术
拨片是演奏电吉他时必备的配件。常见的拨片为包括手持部和拨弦部构成的三角形倒角薄片。拨片的材质常见的有不锈钢和硬质塑料。电吉他手在演奏时,常常用不锈钢拨片进行刮奏。刮奏时,用手指捏紧拨片中部的一端,将拨片中部的另一端对准第五、第六弦,从琴桥或中排拾音器位置开始向上刮弦。用不锈钢拨片刮奏能产生清亮的刮弦音效。但在用硬质塑料拨片演奏时,刮奏不仅产生不了清亮的刮弦音效,还容易造成硬质塑料拨片的磨损,久而久之,对刮弦音效造成不利的影响。此外,不锈钢拨片和硬质塑料拨片在进行刮奏时都存在容易从琴弦上滑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硬质塑料拨片,不仅在电吉他刮奏时能产生清亮的刮弦音效,防止对材质为硬质塑料的拨片本体造成磨损,而且不会从琴弦上滑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制造一种便于电吉他刮奏的硬质塑料拨片,包括材质为硬质塑料的拨片本体,拨片本体包括手持部和拨弦部构成的三角形倒角薄片,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是:所述拨片本体右部的中部边沿设有“匚”形缺口一。
所述的“匚”形缺口一的下端面、右端面和上端面的厚度中部分别设有相通的凹槽。
所述的“匚”形缺口一内设有适配的“匚”形刮弦部,“匚”形刮弦部的“匚”形缺口二的上下长度尺寸L设为12mm,左右宽度尺寸D设为1.0mm。
所述的“匚”形刮弦部的上端面、左端面和下端面的厚度中部分别设有与凹槽适配的凸边,“匚”形刮弦部通过凸边嵌入凹槽内,并用双组分环氧树脂胶黏剂胶粘固定在一起。
所述的“匚”形刮弦部的前后厚度尺寸T2与拨片本体中部的前后厚度尺寸T1相同。
所述的“匚”形刮弦部的材质为不锈钢。
材质为不锈钢的“匚”形刮弦部在电吉他刮奏时能产生清亮的刮弦音效,还能防止对材质为硬质塑料的拨片本体造成磨损。
“匚”形缺口二能防止“匚”形刮弦部从琴弦上滑出,“匚”形缺口二的上下长度尺寸L设为12mm,左右宽度尺寸D设为1.0mm,能满足“匚”形刮弦部同时在第五、第六弦上刮奏的需要。
拨片本体右部的中部边沿设置“匚”形缺口一以及在“匚”形缺口一内设置适配的“匚”形刮弦部后,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采用拨弦部进行正常拨弦。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不仅在电吉他刮奏时能产生清亮的刮弦音效,防止对材质为硬质塑料的拨片本体造成磨损,而且不会从琴弦上滑出。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拨片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拨片本体,2-手持部,3-“匚”形刮弦部,4-“匚”形缺口二,5-凸边,6-拨弦部,7-“匚”形缺口一,8-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1-3所示,设计制造一种便于电吉他刮奏的硬质塑料拨片,包括材质为硬质塑料的拨片本体1,拨片本体1包括手持部2和拨弦部6构成的三角形倒角薄片,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是:拨片本体1右部的中部边沿设有“匚”形缺口一7。
“匚”形缺口一7的下端面、右端面和上端面的厚度中部分别设有相通的凹槽8。
“匚”形缺口一7内设有适配的“匚”形刮弦部3,“匚”形刮弦部3的“匚”形缺口二4的上下长度尺寸L设为12mm,左右宽度尺寸D设为1.0mm。
“匚”形刮弦部3的上端面、左端面和下端面的厚度中部分别设有与凹槽8适配的凸边5,“匚”形刮弦部3通过凸边5嵌入凹槽8内,并用双组分环氧树脂胶黏剂胶粘固定在一起。
“匚”形刮弦部3的前后厚度尺寸T2与拨片本体1中部的前后厚度尺寸T1相同。
“匚”形刮弦部3的材质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情况是:演奏电吉他时,采用拨弦部进行正常拨弦。需要进行刮奏时,用手指捏紧拨片本体的左部,将“匚”形刮弦部的“匚”形缺口二对准第五、第六弦,从琴桥或中排拾音器位置开始向上刮弦,即可产生清亮的刮弦音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金砖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金砖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48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制钢筋混凝土内启口盲板
- 下一篇:一种群桩抗拔现场模型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