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制扬声器阻尼的音圈及扬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5691.9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7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沈宏亮;李豪;刘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三诺声智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85 | 代理人: | 姚莉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扬声器 阻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扬声器阻尼的音圈及扬声器。
背景技术
阻尼作为扬声器的一项重要的特性,与扬声器的音质表现有着密切的联系,阻尼过少时,扬声器振动易失去控制,造成后延特性不佳,出现过多余音,影响瞬态效果;阻尼过多时,声音松散无力,解析力低,如何获得合适的阻尼也就成为了扬声器设计的关键。
目前行业中常用的控制机械阻尼的做法是通过鼓纸或弹波入手,调整其材料属性,在原材料上复合其他材料,在原有结构上增加类似阻尼器结构,但这些做法会改变原有的构造和外观,且需要较为专业的人员或设备才能进行,最终导致调试和做验证的周期比较长,因此,在扬声器生产制造中就要需要对提升扬声器阻尼控制的手段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成简单方便、无需依赖专业设备或人员且能有效控制扬声器内部机械阻尼的音圈及扬声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扬声器阻尼的音圈,包括骨架、音圈线圈、锦丝线,所述音圈线圈绕制在所述骨架上,所述锦丝线的一端接着在所述骨架上,所述骨架上还固定设置有一阻尼控制部件,所述阻尼控制部件为首尾相接的闭环结构,套装在所述骨架上,且位于所述音圈线圈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骨架上还固定设置有另一阻尼控制部件,两个阻尼控制部件分别位于所述音圈线圈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阻尼控制部件为金属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阻尼控制部件为表面覆盖有绝缘层的金属丝绕制的金属线圈。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包括所述的控制扬声器阻尼的音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音圈是包含在骨架一端设置首尾相接、闭合的阻尼控制部件的设计,采用这种设计,可以实现对扬声器机械阻尼的有效控制而不影响扬声器的其它性能,进而改善扬声器的输出音质,使扬声器输出的声音后延特性更佳、不会出现过多余音且声音解析力高、声音更加饱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音圈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单元剖面图;
图3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圈和普通音圈的扬声器Qms(机械品质因数)对比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音圈的制造步骤流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圈骨架成型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1-骨架、2-音圈线圈、3-阻尼控制部件、4-锦丝线、5-磁路系统、51-华司、52-磁体、53-T铁、6-端子、11-第一边、12-第二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全面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给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属于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圈,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音圈侧视图,包括:骨架1、音圈线圈2、阻尼控制部件3、锦丝线4。
具体的,所述音圈线圈2绕制在所述骨架1上,所述锦丝线4的一端接着在音圈的骨架1上,另外一端作为电流输入端;给锦丝线4通电后,电流通过所述音圈线圈2的引出线从锦丝线4传递到音圈线圈2上产生交变磁场;所述阻尼控制部件3为首尾相接的闭环结构,套装在所述骨架1上,且位于所述音圈线圈2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述阻尼控制部件3为金属环或者金属线圈,可选的,在骨架1上可设置一个或者多个阻尼控制部件3;例如,当所述阻尼控制部件3为一个时,所述阻尼控制部件3位于所述音圈线圈2的一侧,和所述音圈线圈2不发生交叠;当所述阻尼控制部件3为两个时,所述两个阻尼控制部件3分别位于音圈线圈2的两侧,和所述音圈线圈2均没有交叠部分;如有需要,在本实用新型后续实施方式中以在骨架1上设置两个阻尼控制部件3为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三诺声智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三诺声智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56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