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轻质顶盖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5695.7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6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陈跃;程慧敏;王聪彩;刘明月;杨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方长龙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6 | 分类号: | B62D2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付雷杰 |
地址: | 102628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顶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于一种汽车轻质顶盖。
背景技术
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汽车的轻量化是一个的趋势,既可以节约能源,又可以保护环境,目前汽车顶盖的材质大多为金属实心的,此顶盖虽然强度达到了要求,但总重量太重。空心金属汽车顶盖,虽然重量轻,但制作工艺要求高,且成本也高。对于玻璃钢材质汽车顶盖,目前存在顶盖横梁过少,强度过低,不能很好支撑,导致抗凹能力差,易变形、寿命短或者横梁多但车身重量重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轻质顶盖,强度高、刚性强,结构简单、重量轻。
一种汽车轻质顶盖,该轻质顶盖包括外板和内板,外围设备为车体;
所述外板为平面结构,外板边缘部分为弧形内翻结构;
所述内板为回字形结构,内板与外板的弧形部位对应形成与车体配合的结构;
所述外板与内板粘接固定后形成与车体配合的空腔,空腔底面与车体固定连接,内板的内部与外板内表面共同形成轻质顶盖的内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内板与外板的对应部分均匀设置有几字形增强梁。
进一步地,所述外板为矩形,沿长度方向整体加工有等间距的凸起,凸起方向向外,凸起的截面为梯形。
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额外组件及重量的条件下,实现结构稳定并且达到了规定的强度,与其它同类型产品相比轻量化及降成本效果明显。
2.本实用新型通过外板和内板自身的异型结构、几字型梁等结构粘接而成,强度高;并且外板和内板可模压成型,成型方法简便,可实现产量高、一致性高等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Ⅰ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Ⅱ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外板的主视图;
图7为内板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其中,1-内板,2-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轻质顶盖如图1所示,该轻质顶盖包括外板2和内板1,外围设备为车体;顶盖采用含纤维的片状模塑料。
如图6所示,外板2为矩形平面结构,外板2边缘部分为弧形内翻结构,沿长度方向整体加工有等间距的凸起,凸起方向向外,凸起的截面为梯形,增加强度。
如图7所示,内板1为回字形结构,内板1与外板2的弧形部位对应,对应部分形成与车体配合的结构,内板1与外板2的对应部分均匀设置有增强梁,增强梁呈几字形,粘接在内板1上,增加了强度。
如图2、图4所示,外板2与内板1粘接固定后形成与车体配合的空腔,如图3、图5所示为空腔的放大细节图,该空腔结构强度高,刚性强,为顶盖主要受力结构;如图8所示,空腔底面与车体固定连接,内板1的内部与外板2内表面共同形成轻质顶盖的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所研究的顶盖安装在专业越野车车体上,是汽车外饰结构件,车辆经常会在行驶的过程中遇到强烈的颠簸、震动、日晒、雨淋,本实施例中的顶盖重量轻、强度高,结构稳定,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方长龙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方长龙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56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后减振器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尾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