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咬合桩导墙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5981.3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6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段能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正兴基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0 | 分类号: | E02D5/20;E02D1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咬合 桩导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咬合桩施工配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咬合桩导墙。
背景技术
咬合桩是相邻混凝土排桩间部份圆周相嵌,并于后序次相间施工的桩内署入钢筋笼,使之形成具有良好防渗作用的整体连续防水、挡土围护结构。
咬合桩是在桩与桩之间形成相互咬合排列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桩的排列方式为一条不配筋并采用超缓凝素混凝土桩 (A桩)和一条钢筋混凝土桩(B桩)(采用全套管钻机施工)间隔布置。施工时,先施工A桩,后施工B桩,在A桩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B桩的施工。A桩、B桩均采用全套管钻机施工,切割掉相邻A桩相交部分的混凝土,从而实现咬合。
目前,公开号为CN20168699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咬合桩导墙,包括第一导墙和与之相对设置的第二导墙,所述第一导墙与第二导墙之间形成咬合桩导槽,所述咬合桩导槽的形状与待施工的咬合桩外轮廓相吻合,两侧呈波浪状。套管能够抵接在咬合桩导槽的内壁上,但只能够适用于固定大小的套管,当需要建立不同大小的咬合桩时,套管的大小改变,不同大小的套管需要不同间距的咬合桩导槽,套管无法固定卡紧在咬合桩导槽的内壁上,上述导墙的使用范围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咬合桩导墙,通过滑移连接的抵接块的设置,不同大小的套管能够抵接在抵接块上,增大了导墙的使用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咬合桩导墙,包括固定连接在地面上的第一导墙和与之相对的第二导墙,所述第一导墙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卡紧套管的抵接块,所述抵接块沿第一导墙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在第一导墙上,所述第二导墙向靠近或远离第一导墙方向滑移连接在地面上,所述第二导墙与第一导墙相面对的一侧设有对称设置的所述抵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抵接块能够抵接在套管的外壁上,第一导墙和第二导墙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滑移连接在抵接块,通过四个抵接块抵接在套管的四个角落,实现了套管的固定,当套管半径增大时,向远离第一导墙的一侧滑移第二导墙,第二导墙与第一导墙之间的间距增大,拉动抵接块,增大抵接块之间的间距,四个抵接块仍然能够抵接在套管的外壁上,上述导墙能固定不同大小的套管,增大了导墙的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块靠近第一导墙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第一导墙上开设有用于滑动块卡接的滑动槽,所述滑动块沿滑动槽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在滑动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块能够卡接在滑动槽内,增加了滑动块滑动时的约束,减小了滑动块滑动时偏移的可能, 增加了滑动块带动抵接块滑动时的稳定性,有利于抵接块平稳滑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若干个所述抵接块上通过拉闸机构连接。
套管内灌注混凝土时,只能够使用相同大小的套管进行灌注,故若干个抵接块之间的间距需要处处相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单个的抵接块,即可带动其余抵接块滑移相等的距离,使得抵接块之间的间距始终相等,增加了各个抵接块之间的约束,减小了抵接块之间间距不同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闸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抵接块上的中转轴和上下滑移连接在抵接块上的上转轴和下转轴,所述中转轴上沿其轴心方向转动连接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两端分别端转动连接在相邻抵接块的上转轴和下转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条只需要连接三个抵接块上的转轴即可实现拉闸机构的功能,采用了最简化的机构,减少了材料的使用,节约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条一侧抵接在抵接块上,另一侧抵接在第一导墙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条难以晃动,增加了限位条的约束,减小了限位条在转轴上滑移的可能,减小了限位条的晃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块上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所述第一导墙上开设有若干个固定槽,所述固定孔和固定槽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能够穿过固定孔和固定槽,将抵接块固定连接在第一导墙上,增加了第一导墙与抵接块之间的约束,减小了套管内灌注混凝土或是提出套管时,抵接块晃动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固定槽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固定孔之间的间距,若干个所述固定槽之间的间距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槽与固定孔重合,使得固定杆能够穿过固定孔和固定槽,将抵接块固定在第一导墙上,增加了抵接块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正兴基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正兴基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59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