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主动降噪的进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6643.1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5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强;陈燕迪;张明珠;冷凯;康磊;张余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2 | 分类号: | F02M35/12;F02M3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进气系统,特别是一种主动降噪的进气系统,属于车辆组件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进气系统噪声是汽车的主要噪声源之一,为了消除进气系统噪声,目前通常采用阻性或抗性消声元件,即在进气系统中的不同部位,增加谐振腔、四分之一波长管、porous管、吸音棉等不同形式的降噪装置,不但占用大量空间,而且消声效果较差,当发动机参数改变时,降噪装置的外形和参数需要重新设计和匹配验证,工作量很大。
专利文献1(CN104908688A)中公开了一种车辆主动降噪的方法及装置,分别采集各噪音源及驾驶舱内的实时噪音信号数据并进行频谱分析,获得每个噪音源的对应的频谱特征信息,比对两个频谱分布信息和频谱特征信息,获得相关性信息,通过扬声器发出在驾驶舱内的目标位置与所述噪声源噪声形成波形对消的声音信号,以实现车辆驾乘空间的主动降噪。
专利文献2(CN203547837U)中公开了一种发动机降噪控制器,主要是通过DSP采集噪音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分析,输出与外界噪间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发动机的噪音中和,从而实现降噪的效果。
专利文献3(200910039964.6)公开了一种汽车车内主动降噪系统,包含:传声器、信号反向处理电路、功放模块、发声器。本实用新型采用ANC主动降噪原理,将两个频率和幅值相同、相位相差180度的正弦波信号叠加后相互抵消,利用此原理实现车内噪音消除效果。
对于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公开的系统,都是针对汽车车内采取的主动降噪方法,范围较广,无法单独针对进气系统进行有效的主动降噪。而发动机进气系统噪声是汽车的主要噪声源之一,有些工况下进气系统的噪声甚至可超过排气系统的噪声值,故单独对汽车进气系统进行有针对性的主动降噪,效果更加显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主动降噪的进气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主动降噪的进气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冷气进气管、空气滤清器和发动机,所述冷气进气管上靠近管口处设置有麦克风,冷气进气管上靠近空气滤清器处设置有扬声器,所述麦克风和扬声器之间设置有电子控制单元和反向处理电路,所述反向处理电路靠近扬声器设置。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麦克风部分设置在冷气进气管内。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麦克风、电子控制单元、反向处理电路、扬声器在冷气进气管形成一个回路。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动降噪的进气系统,用采集噪声的麦克风和主动发声的扬声器来取代传统的降噪装置,可有效消除进气系统的噪声,扬声器和麦克风传出的两路信号到达人耳处时频率和幅值相同,而相位相差180度,利用声波干涉原理,两信号叠加后相互抵消,从而有效消除进气系统的噪声。当发动机参数改变时,扬声器主动改变发出的消音信号,无需进行大规模的结构更改。不但消声效果好,同时可有效缩短开发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主动降噪进气系统的波形对消示意图;
图3 本实用新型主动降噪进气系统的效果图;
其中,1-冷气进气管,2-空气滤清器,3-发动机,4-麦克风,5-扬声器,6-电子控制单元,7-反向处理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动降噪的进气系统,为了解决传统的进气降噪系统的结构复杂、消声效果较差、设计匹配验证工作量大等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主动降噪的进气系统,根据进气系统噪声的变化,降噪装置可主动进行相应调整,以实时消除进气系统的噪声,达到最佳的降噪效果。
一种主动降噪的进气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冷气进气管1、空气滤清器2和发动机3,所述冷气进气管1上靠近管口处设置有麦克风4,冷气进气管1上靠近空气滤清器2处设置有扬声器5,所述麦克风4和扬声器5之间设置有电子控制单元6和反向处理电路7,所述反向处理电路7靠近扬声器5设置。
所述麦克风4部分设置在冷气进气管1内。
所述麦克风4、电子控制单元6、反向处理电路7、扬声器5在冷气进气管1形成一个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66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工程塑料加强结构的新型进气歧管
- 下一篇:汽车油箱加油孔防水防尘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