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相负荷平衡无功补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7867.4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1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红;唐洪;随瑞真;彭浩宇;申承宽;王少举;宋娜娜;温阳;刘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中宝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H02J3/26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新飞大***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相 负荷 平衡 无功 补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功补偿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平衡三相负荷的无功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的用电系统中,负荷不平衡情况普遍存在。传统的无功补偿装置,只能对电网的无功功率进行补偿,以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而对电网负荷不平衡状况,却无能为力。因负荷不平衡而造成的线路损耗及资源浪费,仍十分可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了一种可以平衡三相负荷的无功补偿装置。既可对电网进行无功补偿,又可对三相负荷进行平衡调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三相负荷平衡无功补偿装置,包括控制器,投切开关,补偿电容器,所述补偿电容器包括采用星型连接方式的分补电容以及采用三角形连接方式的相间补偿电容,所述分补电容通过大功率无触点开关、熔断器及真空断路器接入三相线与零线之间,所述相间补偿电容通过大功率无触点开关、熔断器及真空断路器接入负载三相线之间,信号采集单元采集三相电压及电流信号接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输出部分分别通过大功率无触点开关控制相间电容以及分补电容的投入。
所述的三相负荷平衡无功补偿装置,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数据存储器,通信单元以及人机交互界面,信号采集单元输出三相电压及电流信号连接中央处理器,所述数据存储器、通信单元以及人机交互界面与中央处理器交互连接,控制输出部分受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
所述的三相负荷平衡无功补偿装置,包括若干组单相补偿电容器和若干相间组补偿电容器,每组补偿电容器通过大功率无触点开关、熔断器及真空断路器并联分别接入三相线,然后通过投切开关QP接入三相线与零线之间或三相线之间,所述投切开关QP受控连接于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三相负荷平衡无功补偿装置,由信号采集、数据存储、开关、电容器等组成,将传统的共补、分补、或共补+分补的电容器补偿方式,改进为相间补偿+单相分补的电容器补偿方式。构成新型的无功补偿方式。在进行无功补偿的同时,有使得变压器的三相负荷得到了平衡调节,有效用于工业和民用场合。
2、本实用新型三相负荷平衡无功补偿装置,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实时采集、动态分析电网的各项参数,通过相间电容,对相关的两相进行无功补偿的同时,也对该两相之间的有功功率进行平衡,分补电容作为相间电容器的补充,进一步提高功率因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独特,适用于三相不平衡的三相四线供电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三相负荷平衡无功补偿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三相负荷平衡无功补偿装置的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该方案以两组单相补偿电容,三组相间补偿电容为例。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三相负荷平衡无功补偿装置,包括控制器,投切开关,补偿电容器,所述补偿电容器包括采用星型连接方式的分补电容以及采用三角形连接方式的相间补偿电容,所述分补电容通过大功率无触点开关、熔断器及真空断路器接入负载三相线之间,所述相间补偿电容通过大功率无触点开关、熔断器及真空断路器接入负载三相线之间,信号采集单元采集三相电压及电流信号接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输出部分分别通过大功率无触点开关控制相间电容以及分补电容的投入。
投切开关QP控制整个三相负荷平衡无功补偿装置的接入三相负载,真空断路器QF1-QF6分别控制分补电容和相间补偿电容的接入,控制器根据检测的负载实际情况,通过控制部分控制大功率无触点开关的导通与否,控制分补电容和/或相间补偿电容的接入,实现对电网进行无功补偿,又可对三相负荷进行平衡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中宝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中宝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78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