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稻种植用单向灌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8139.5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3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钱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丽芳 |
主分类号: | A01G25/16 | 分类号: | A01G2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种植 单向 灌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种植用单向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农村水稻种植方面,都需要将水稻种植在稻田中,而稻田中不能缺少水分,而一般的稻田在进行灌溉时,都是在水渠的一帮通过铁锹挖通田埂,所以在灌溉时需要农民在一旁贯穿,掌控水量,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种植用单向灌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种植用单向灌溉装置,包括底板、顶板和单向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两侧和顶板下表面的两侧均固定一连接板,两所述连接板的中心固定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贯穿所述单向板的中心,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在位于关于所述单向板的一侧固定一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内部设置有中空结构,所述第一限位块在位于中空结构的一端固定一螺旋弹簧的一端,所述螺旋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单向板一侧的表面,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在位于关于所述单向板的另一侧固定一第二限位块。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轴的轴体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单向板的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轴的轴体套接在所述轴承的内环中,所述轴承的外环套接在所述单向板的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轴的轴心线处于所述单向板的中心线上。
作为优选,所述螺旋弹簧初始长度小于所述中空结构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置在稻田和水渠之间,能够自动控制水流的进入,而且能够防止水量进入较多现象的发生,实现单向灌溉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稻种植用单向灌溉装置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稻种植用单向灌溉装置中单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顶板,3.连接板,4.旋转轴,5.单向板,6.第一限位块,7.中空结构,8.螺旋弹簧,9.第二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水稻种植用单向灌溉装置,包括底板1、顶板2和单向板5,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的两侧和顶板2下表面的两侧均固定一连接板3,两所述连接板3的中心固定一旋转轴4,所述旋转轴4贯穿所述单向板5的中心,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在位于关于所述单向板5的一侧固定一第一限位块6,所述第一限位块6的内部设置有中空结构7,所述第一限位块6在位于中空结构7的一端固定一螺旋弹簧8的一端,所述螺旋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单向板5一侧的表面,所述顶板2的下表面在位于关于所述单向板5的另一侧固定一第二限位块9。
所述旋转轴4的轴体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单向板5的内部;所述旋转轴6的轴体套接在所述轴承的内环中,所述轴承的外环套接在所述单向板5的内部,实现无摩擦旋转作用;所述旋转轴4的轴心线处于所述单向板5的中心线上,受力均匀;所述螺旋弹簧5初始长度小于所述中空结构7的长度,从而使得螺旋弹簧5提供有效的弹力作用。
具体使用方式:本实用新型工作中,将设置在稻田和水渠之间,且内部设置有螺旋弹簧8的一侧位于水渠端,当水渠中有水时,且水压大于螺旋弹簧8的压力时,单向板5旋转打开,使得水流流入到稻田中,而当稻田中的水漫过单向板5顶部时,此时单向板5底部的水压在内外两侧相同,而在螺旋弹簧8的弹力下,单向板5关闭,水流无法进入,实现单向流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丽芳,未经钱丽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81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扣环装置
- 下一篇:汽车辅助插扣中前连接块与后连接块的连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