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终端应用软件加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8782.8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3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易静;尹文;安宁;安群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G06F21/1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3209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应用软件 加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移动终端应用软件加密装置,属于电子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智能移动终端(包括平板电脑、手机等)的普及,基于Android、IOS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应用软件,更为丰富和多元化,正逐渐渗透到衣食住行各个领域,如网络购物、团购、美食、生活资讯、地图、旅行、天气、导航、健康、电影等。移动终端APP的兴起和发展,代表了互联网进化的趋势和方向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420174743.6的一种软件加密装置,包括电路板和保护壳,电路板与保护壳之间设有触发部件,电路板上设置有处理器,处理器与触发部件电连接,处理器用于接收触发部件形成的触发信号并擦除至少部分内部存储数据。处理器接收触发信号后擦除至少部分内部存储数据,商业软件无法继续使用,同时,由于处理器内部存储的敏感数据被擦除,不会被非法窃取,能够保证加密装置的数据安全,因而,商业软件不会被非法拷贝和破解。但是该装置无法对移动终端软件进行加密,容易导致移动终端中应用软件被复制和盗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应用软件加密装置,以解决该装置无法对移动终端软件进行加密,容易导致移动终端中应用软件被复制和盗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移动终端应用软件加密装置,其结构包括指示口、保护壳、USB加密主体、弹簧顶针、左固定卡座、右固定卡座、USB接触端、加强卡座、防护支脚、USB接口、USB接口电路、电源模块、存储模块、加密模块、服务器、终端认证、认证失败模块、认证成功模块、加密处理端,所述指示口设在保护壳上,所述USB加密主体与保护壳固定连接,所述左固定卡座通过弹簧顶针与右固定卡座活动连接,所述USB接触端设在保护壳内部,所述加强卡座与USB加密主体活动连接,所述防护支脚设在保护壳下,所述USB接口分别与USB接口电路、电源模块相连接,所述USB接口通过USB接口电路与存储模块相连接,所述USB接口电路与加密模块相连接,所述加密模块通过服务器与终端认证相连接,所述终端认证通过认证成功模块与加密处理端相连接,所述认证失败模块与终端认证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USB接触端包括触点、感应处理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触点与感应处理端子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USB加密主体的外壁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加强卡座。
进一步地,所述USB接触端上设有五个触点与五个感应处理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USB加密主体为迷你型,对用户来说,可以随身携带为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壳为金属不锈钢材质所制,使该装置具有高耐腐蚀与高强度的传输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USB接口电路设有的加密模块,能对移动终端中应用软件的运行验证及调用的参数数据进行加密,只有通过认证成功模块验证成功后,获取正确的参数后才能正常运行,因此能极好的防止移动终端中应用软件被复制和盗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终端应用软件加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终端应用软件加密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终端应用软件加密装置的USB接触端结构示意图;
图中:指示口-1、保护壳-2、USB加密主体-3、弹簧顶针-4、左固定卡座-5、右固定卡座-6、USB接触端-7、加强卡座-8、防护支脚-9、USB接口-10、USB接口电路-11、电源模块-12、存储模块-13、加密模块-14、服务器-15、终端认证-16、认证失败模块-17、认证成功模块-18、加密处理端-19、触点-701、感应处理端子-7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87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电力监控系统的同步对时系统
- 下一篇:节点无线配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