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车供氧机的扇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9596.6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2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健骅 |
主分类号: | F04D29/22 | 分类号: | F04D29/22;F04D29/24;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01 | 代理人: | 刘祖芬 |
地址: | 中国台湾云林县虎***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车 供氧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扇叶结构,尤其是一种提升叶轮扇叶,使水花交叉混合扩大水花面积,以增加含氧量的水车供氧机的扇叶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车叶轮设计,通常呈平面的叶片结构,且为减少打水时的阻力,会在叶片上开设若干透孔,使打水时水会穿过透孔来减少阻力;然而,若以平面叶面来拍打水面,接触面积相当大,使水的阻力相对增大,马达必须输出较大功率,才能发挥较佳的打水效率,进而增加马达负载,且传统水车叶轮因采用平面集水,除集水不足,所产生的扬水高度也相当低,使得水珠与空气接触时间也相当短,导致水珠的含氧量少,打入养殖池的溶氧量相对减少,并无法提升养殖的质量。
因此,针对上述现有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结构,实为使用消费者所殷切企盼的,也是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有鉴于此,发明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水车供氧机的扇叶结构;其所欲解决的问题为:针对传统水车叶轮因采用平面集水,除集水不足,所产生的扬水高度也相当低,使得水珠与空气接触时间也相当短,导致水珠的含氧量少,打入养殖池的溶氧量相对减少,并无法提升养殖的质量问题加以改良突破;
而其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主要是借由一水车供氧机的扇叶结构,其包括:一水车供氧机,其包括一枢轴座,该枢轴座的轴向置中处径向延伸一分界区,该分界区相对该枢轴座两侧边分别界定一第一扇叶单元及一第二扇叶单元,该枢轴座相对该第一扇叶单元及该第二扇叶单元之间设有一扬水轮,使该扬水轮的环周相对该第一扇叶单元及该第二扇叶单元等距分布设有多个且相同数量的第一扇叶片及第二扇叶片,各第一扇叶片及第二扇叶片相对该分界区互呈夹角错开配置组态,亦即各第一扇叶片及第二扇叶片分别设于彼此夹角空间位置处;另外,该多个第一扇叶片及第二扇叶片相对该分界区的垂直边际位置分别连设有一第一拓板及一第二拓板。
其中,该枢轴座内部轴设一枢轴孔,且该枢轴座的外缘壁面相对该枢轴孔位置径向穿设至少一径向固定孔。
其中,该多个第一扇叶片的表面贯穿有多个第一穿孔,该多个第二扇叶片的表面贯穿有多个第二穿孔。
其中,该水车供氧机可连同枢轴座及扬水轮自分界区分离成两组构件组态,而使该枢轴座分别界定成一第一枢轴座及一第二枢轴座,该扬水轮分别界定成一第一扬水轮及一第二扬水轮,使该第一扬水轮及第二扬水轮的环周分别等距分布设有多个且相同数量的第一扇叶片及第二扇叶片,而前述两组构件借由第一扬水轮及第二扬水轮的相对位置分别设有一第一固定孔及一第二固定孔,借由一螺栓及一螺帽相对该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作锁固组设,以使前述两组构件达到结合固定。
借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借由该第一扇叶片及第二扇叶片的第一拓板及第二拓板交互通过高转速旋转叶轮带起,而使分界区两侧交互甩水,使扬起的水花往彼此方向交叉混合带入,扩大水花面积,且因该第一扇叶片及第二扇叶片相对该分界区互呈夹角错开配置组态,而使旋出水面的扬水高度及面积增加,可降低打水阻力,以使阻力较小,增长水珠与空间的接触时间,提升打水面时的溶氧量及水流面积,增加的溶氧气泡能更多更密且能漂浮更远,借此达到高溶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水车供氧机的扇叶结构的组合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水车供氧机的扇叶结构的侧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水车供氧机的扇叶结构的组合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水车供氧机的扇叶结构的打水实施例图;
图5:本实用新型水车供氧机的扇叶结构另一实施例剖视分解图;
图6:本实用新型水车供氧机的扇叶结构另一实施例剖视组合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水车供氧机A 第一扇叶单元
B第二扇叶单元Y 分界区
2枢轴座3 枢轴孔
4径向固定孔5 扬水轮
6A 第一扇叶片6B第二扇叶片
7A 第一穿孔7B第二穿孔
61A第一拓板61B 第二拓板
Z浮座马达组2A第一枢轴座
2B 第二枢轴座3A第一枢轴孔
3B 第二枢轴孔4A第一径向孔
4B 第二径向孔5A第一扬水轮
5B 第二扬水轮8A第一固定孔
8B 第二固定孔S1螺栓
S2 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健骅,未经王健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95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