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沥青实验器材放置装置及沥青分离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9690.1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0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冯文凯;吴源锋;廖军;黄晚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9/00 | 分类号: | B01L9/00;C10C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 实验 器材 放置 装置 分离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实验辅助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沥青实验器材放置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备该沥青实验器材放置装置的沥青实验器材沥青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世界各国高等级公路大多采用沥青路面,因其具有以下良好性能:1)足够的力学强度,能承受车辆荷载施加到路面上的各种作用力;2)一定的弹性和塑性变形能力,能承受应变而不破坏;3)与汽车轮胎的附着力较好,可保证行车安全;4)具有高度的减振性,可使汽车快速行驶,平稳而低噪声;5)不易扬尘,且容易清扫、冲洗和维修等特点。
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修建沥青路面的数量迅猛增长,所占比重很大。在我国,沥青路面被广泛用于公路和城市道路,是我国高速公路的主要路面形式。沥青作为粘结材料,其自身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路面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因此,需要对沥青进行很多的相关实验,以准确评价沥青的物理力学性质,选用合适种类的沥青,以满足沥青混凝土路面各种功能的需要。常做的沥青相关实验有沥青针入度实验(T0604-2011)、沥青延度实验(T0605-2011)、沥青软化点实验(T0606-2011)、沥青旋转薄膜加热实验(T0610-2011)、压力老化容器加速沥青老化实验(T0630-2011)做沥青相关实验。
以上实验完成后,实验器材会粘附较多、较厚的石油沥青。若直接用三氯乙烯清洗,则需要消耗较多三氯乙烯,因此现有技术中,一般先把实验后的器材放到铺有较厚一层沙子的搪瓷盘里,然后放到烘箱里加热,使沥青大部分从器材上融化脱离下来,渗流到细沙里。用这种办法可以节约一部分三氯乙烯,减少三氯乙烯用量,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细沙通常或多或少都会黏附到实验器材上,用三氯乙烯不易洗掉。二是,由于实验后器材平放在铺有较厚一层沙子的搪瓷盘里,然后放到烘箱里加热,会加大实验器材的二次污染面积。三是,搪瓷盘上也会不可避免的黏附不少沥青,很难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沥青实验器材放置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上述沥青实验器材放置装置的沥青实验器材沥青分离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沥青实验器材放置装置,其包括沥青收集盒。沥青收集盒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沥青收集盒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固设有两个相互间隔的安装座。四个安装座呈矩阵分布,且四个安装座的上端分别连接有四个立柱。位于沥青收集盒的第一端的两个立柱之间连接有第一横梁,位于沥青收集盒的第二端的两个立柱之间连接有第二横梁。沥青实验器材放置装置还包括搭设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的若干纵梁。沥青收集盒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开口朝上并正对纵梁。
进一步地:
沥青收集盒为长方体槽形结构,四个安装座分别设置于其四个竖边处。
进一步地:
安装座为焊接连接于沥青收集盒的四个具有朝上开口的圆柱形结构,立柱从上向下插接于安装座的开口中。
进一步地:
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下凹口;
纵梁的两端分别设于第一横梁的下凹口和第二横梁的下凹口内侧。
进一步地:
纵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挡块,两个挡块分别位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外侧。
进一步地:
挡块为螺纹连接于纵梁的螺母。
进一步地:
沥青实验器材放置装置还包括支撑滤网,支撑滤网与沥青收集盒相对固连,并正对于容纳腔的上方。
进一步地:
支撑滤网覆盖部分的容纳腔的开口。
进一步地:
支撑滤网为钢丝网,且其上磁性连接有磁石。
一种沥青实验器材沥青分离设备,其包括前述的沥青实验器材放置装置,还包括烘箱。沥青实验器材放置装置设置于烘箱中。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的沥青实验器材放置装置能够最大程度减小沥青融化后对实验器材的二次污染面积,从而减少清洗实验器材的三氯乙烯用量,加快实验器材清洗速度,降低实验成本;同时,可以用于回收沥青,特别适用于沥青量少却要做多种实验,沥青数量显得不够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的沥青实验器材沥青分离设备由于具备上述的沥青实验器材放置装置,而同样具备上述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96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壳寡糖酶法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实验室旋转滴水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