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损耗降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9834.3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2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勇;崔炎;王小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松田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00 | 分类号: | H02M1/00 |
代理公司: | 江阴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7 | 代理人: | 陈建中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损耗 降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损耗降压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降压电路的能量损耗较大,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量损耗较小的降压电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损耗降压电路,该降压电路的三极管的损耗较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损耗降压电路,包括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电容、第一电压线、第二电压线和接地线,其特征在于,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电压线相连,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相连,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相连,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电压线相连,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电容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电容的第二端相连,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接地线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串联在三极管上组成的降压线路。通过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为三极管降压,减少三极管降压的损耗。使得三极管因损耗产生的温度降低到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降压电路的三极管的损耗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所示,
一种低损耗降压电路,包括三极管Q、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电容C、第一电压线、第二电压线和接地线,其特征在于,三极管Q的集电极与第二电压线相连,三极管Q的发射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一电压线相连,三极管Q的基极和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分别与电容C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电容C的第二端相连,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和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接地线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串联在三极管Q上组成的降压线路。通过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为三极管Q降压,减少三极管Q降压的损耗。使得三极管Q因损耗产生的温度降低到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降压电路的三极管Q的损耗较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松田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松田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98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