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耕机后盖板的弹簧调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0635.4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8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元杰;许星星;王辉;陈坤;白水宏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久保田农业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33/08 | 分类号: | A01B33/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0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耕机 盖板 弹簧 调节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旋耕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耕机后盖板的弹簧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旋耕机是与拖拉机配套完成耕、耙作业的耕耘机械。因其具有碎土能力强、耕后地表平坦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能够切碎埋在地表以下的根茬,便于播种机作业,为后期播种提供良好种床。
旋耕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变速箱、设置在机架下方的旋耕轴,变速箱与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机架的前方设有左右两个下拉杆连接部,旋耕机的后方设有后盖板,后盖板一端铰接在机架的后端,后盖板的另一端通过拉杆连接至机架上的拉杆座,拉杆一端铰接在后盖板上,拉杆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拉杆座上,拉杆座与后盖板之间的拉杆上套设有弹簧用以将后盖板压紧在地面上,拉杆下部设有弹簧调节机构来调节弹簧的压力。
现有技术中,沿拉杆长度方向设置多个定位孔,在定位孔内设置R型销,通过调节R型销与拉杆座之间的间距来调节弹簧的压紧力,这种结构操作不便,而且R型销容易变形脱落,拔下后容易丢失。本实用新型因此而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耕机后盖板的弹簧调节机构,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旋耕机后盖板的弹簧调节机构,所述后盖板一端铰接在旋耕机机架的后端,所述后盖板的另一端通过拉杆连接至所述机架上的拉杆座,所述拉杆的下端铰接在所述后盖板上,所述拉杆的上端滑动设置在所述拉杆座上,所述拉杆座与所述后盖板之间的拉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拉杆下部设有弹簧调节机构,所述弹簧调节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拉杆上的把手和设置在所述把手内的定位块,所述把手内设有连通的弹性件容纳腔、定位块容纳腔和拉杆穿孔,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弹性件容纳腔内,所述弹性件一端连接至所述把手且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在所述弹性件作用下可在所述定位块容纳腔内移动,所述拉杆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块匹配的若干个定位凹槽,所述若干个定位凹槽沿所述拉杆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把手呈圆饼状。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凹槽的上沿设有朝所述拉杆上端方向的倒角。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弹簧调节机构套设在拉杆上,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而且不易丢失,使用时转动把手,当把手内部的定位块离开定位凹槽后,把手可沿拉杆上下滑动,当调节至合适位置后,将把手的定位块转至定位凹槽即可固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旋耕机后盖板的弹簧调节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簧调节机构与拉杆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后盖板;
2、机架;
3、拉杆座;
4、拉杆;4-1、定位凹槽;4-1a、倒角;
5、弹簧;
6、把手;6-1、弹性件容纳腔;6-2、定位块容纳腔;6-3、拉杆穿孔;
7、定位块;
8、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久保田农业机械(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久保田农业机械(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06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防缠草装置的旋耕机
- 下一篇:旋耕机后盖板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