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烹饪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1036.4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7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刘远;李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00 | 分类号: | 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烹饪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饭煲已成为厨房中广泛使用的家庭炊具,深受人们的爱戴。尤其是带有称重功能的电饭煲更是受到大众的欢迎与喜爱。现有的一种带有称重功能的电饭煲,如图1所示,其称重模块主要有传感器固定片21、称重传感器22和传感器支架23,当往电饭煲的内锅中放入食物,食物的重量会由底座11、传感器固定片21传递至称重传感器22上,称重传感器22的底部设有传感器支架23,促使称重传感器22产生弹性变形,弹性变形区域上的应变片把变形量以电信号输送到显示装置,从而用户可以通过显示读出食物的重量。
以上电饭煲称重结构虽然能够实现称重,但是此称重结构存在一定问题缺陷及不足之处,比如:称重装置的组成较为复杂,成本大;称重传感器需要使用传感器支架来固定,不便于组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组成简单、称重结果精准的称重结构的烹饪器具。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用于盛放待烹饪的食物的储料仓、称重组件和固定件,所述称重组件包括称重传感器和装配支架,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装配支架上;其中,所述装配支架与所述固定件固定,且所述储料仓置于所述称重组件上并与所述装配支架固定,所述装配支架下方具有允许所述装配支架变形的变形空间。
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其储料仓的重量可直接作用于装配支架,使装配支架在变形空间内变形,进而带动设置在其上的称重传感器变形,获得储料仓及其内的物料的重量。
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与现有技术的烹饪器具相比,减少了称重用部件的数量,简化了产品的结构,降低了成本;储料仓的重量可直接作用于装配支架并通过装配支架带动称重传感器变形,减少了中间传递重量的部件,使得称重传感器的称重精度提高;装配支架下方的变形空间的设置,确保了装配支架在受力后能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变形,而不会受到其他部件的干涉,确保了称重的精度。
可选地,所述变形空间的高度为2mm–5mm(毫米),以保证装配支架及其上的称重传感器有足够的变形空间,进而保证称重精准可靠。
可选地,所述装配支架的中部设置有贯通孔,所述称重传感器贴附于所述装配支架的侧面。装配支架的中部设有贯通孔,使得装配支架在受力时更容易变形,进而带动其上的称重传感器变形,以提高称重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可选地,所述装配支架位于所述储料仓的重心下方,可提高称重数据的精度。
可选地,所述装配支架的一端(即固定端)置于所述固定件上并与所述固定件固定,另一端(即承载端)悬置并与所述储料仓固定。装配支架悬置,可确保承载端受力后装配支架及其上的称重传感器能够受力变形,进而获得承载端的承载重量。
可选地,所述装配支架与所述固定件通过至少一个螺钉固定,和/或
所述装配支架与所述储料仓通过至少一个螺钉固定。
采用螺钉固定的固定方式简单,易操作,成本低。
可选地,所述装配支架与所述固定件通过至少两个螺钉固定,且所述至少两个螺钉沿直线均布或沿一圆的周向均布;和/或
所述装配支架与所述储料仓通过至少两个螺钉固定,且所述至少两个螺钉沿直线均布或沿一圆的周向均布。
装配支架与固定件固定的固定端上和/或与储料仓固定的承载端上螺钉沿直线均布或沿一圆的周向均布,即螺钉在固定端和/或承载端上对称分布或者旋转一定角度布置,这样可减小螺钉固定对装配支架的固定端和/或承载端的刚性造成的影响。
可选地,所述装配支架上用于所述螺钉固定的固定孔的侧壁距所述装配支架的侧壁的距离不小于2mm。装配支架上固定孔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产品的结构任意布局,但需保证固定孔的侧壁至装配支架的侧壁的距离不小于 2mm,以避免装配支架受力后固定孔在螺钉施加的力的作用下豁开,保证了装配支架的结构强度及使用安全性。
可选地,所述装配支架与所述固定件通过卡扣、旋合、铆接或穿插固定,和/或所述装配支架与所述储料仓通过卡扣、旋合、铆接或穿插固定,使得装配支架与固定件的固定、装配支架与储料仓的固定牢固,且固定方式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10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