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交换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1208.8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6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金晓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电中天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931 | 分类号: | H04L12/9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500 北京市密云区新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交换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换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交换机。
背景技术
光纤交换机是一种高速的网络传输中继设备,它较普通交换机而言采用了光纤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光纤传输的优点是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
在网吧、机房或大型服务器中,往往需要用到多个光纤交换机,现有技术中,多个光纤交换机一般是安装在机柜的隔间内,多个光纤交换机之间通过导线连接,但是,如此安装费时费力,且比较占用空间,各光纤交换机之间的距离较远,导线较长,多根导线交错设置容易导致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交换机,可提高光纤交换机安装效率、节省空间,降低安全隐患。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交换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设有多个光纤端口,所述机壳内设有电路板,多个所述光纤端口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机壳的两相对表面上分别设有卡接槽和卡接块,所述卡接槽的内壁设有第一导电铜片,所述卡接块的外壁设有第二导电铜片,所述第一导电铜片和所述第二导电铜片的位置对应且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卡接槽与所述卡接块的结构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包括顶面、底面、以及设置于所述顶面和底面之间的四个侧面,所述卡接槽设置于所述机壳的第一侧面,所述卡接块设置于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卡接槽为T形槽且所述卡接槽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卡接块为T形块且与所述T形槽结构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槽的内壁设有第一磁性件,所述卡接块的外壁对应所述第一磁性件的位置设有第二磁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顶面的通风孔和所述底面的通风孔在竖直方向上错开设置,所述机壳内设有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的出风侧与所述顶面的通风孔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的顶面以及四个侧面上分别开设有通风孔,所述机壳内设有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轴向入风侧与所述顶面的通风孔相对,所述离心风机径向出风侧与所述四个侧面上的通风孔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顶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顶面涂覆有疏水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光纤交换机,由于机壳的两相对表面上分别设有卡接槽和卡接块,所述卡接槽的内壁设有第一导电铜片,所述卡接块的外壁设有第二导电铜片,所述第一导电铜片和所述第二导电铜片的位置对应且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卡接槽与所述卡接块的结构相匹配,因此,当需要使用多个光纤交换机时,只需要依次将一个光纤交换机的卡接槽与另一个光纤交换机的卡接块对应卡接,即可完成所有光纤交换机的组装,安装简单且节省空间。当卡接槽与卡接块卡接时,第一导电铜片与所述第二导电铜片相接触,使得光纤交换机之间可进行信号传输,不需要导线连接,避免了导线过多带来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纤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纤交换机拼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纤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一种光纤交换机,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上设有多个光纤端口2,所述机壳1内设有电路板(图中未示出),多个所述光纤端口2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机壳1的两相对表面上分别设有卡接槽11和卡接块12,所述卡接槽11的内壁设有第一导电铜片(图中未示出),所述卡接块12的外壁设有第二导电铜片121,所述第一导电铜片和所述第二导电铜片121的位置对应且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卡接槽11与所述卡接块12的结构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电中天电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电中天电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12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