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充电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1442.0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2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余思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格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Wireless charge),又称作感应充电、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是利用近场感应,也就是电感耦合,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装置,用电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电感耦合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因此充电器及用电的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实现无线充电技术主要通过四种方式:电磁感应式、磁场共振式、无线电波式、电场耦合式。电磁感应式充电是在初级线圈形成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感应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磁场共振充电由能量发送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组成,当两个装置调整到相同频率,或者说在一个特定的频率上共振,它们就可以交换彼此的能量。相比电磁感应方式,利用共振可延长传输距离。磁共振方式不同于电磁感应方式,无需使线圈间的位置完全吻合。
对于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移动电源,通常都只有无线发射功能,少数的移动电源可以实现接收和发射功能,而可用于为用电装置进行无线充电,也可用于自身无线充电。现有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移动电源,其通常是通过设置两组线圈来分别实现发射和接收功能的,如在移动电源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一组线圈,当自身需充电时,将其接收线圈的一侧与供电设备接触,当需要给用电装置充电时,将其发射线圈的一侧与用电装置接触。这样一来,便会造成使用不便。此外,现有的无线充电通信采用的是backscatter调制方式,无线充电过程主要由用电装置控制,供电装置2被动接受请求并处理,这导致在某些情况下,供电装置2、移动电源和用电装置会同时进行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将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设置成一体,并采用蓝牙与受电装置及供电装置进行通信而使三方无法同时进行工作的无线充电装置及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线圈、用于与受电装置和供电装置进行蓝牙通信的第一蓝牙模块、用于储存电能的储电单元和第一处理模块,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线圈、第一蓝牙模块及储电单元连接,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蓝牙模块与受电装置或供电装置建立蓝牙通信而可通过所述第一线圈向受电装置进行供电或通过所述第一线圈接收来自供电装置的电能而对所述储电单元进行充电。
该无线充电装置具有至少两种工作状态,在第一种工作状态下,其通过所述第一蓝牙模块与受电装置进行通讯而可通过所述第一线圈向受电装置供电;在第二种工作状态下,其通过所述第一蓝牙模块与供电装置进行通信而可通过所述第一线圈接收来自供电装置的电能而对所述储电单元进行充电。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一充放电单元,所述第一充放电单元包括谐振电路、整流电路、滤波和稳压电路、频率产生电路,第一种工作状态的放电电路包括所述储电单元、所述频率产生电路、所述谐振电路和所述第一线圈,所述储电单元提供的电能依次经所述频率产生电路、谐振电路而通过第一线圈无线传输至受电装置;第二种工作状态的充电电路包括所述第一线圈、所述谐振电路、所述整流电路、所述滤波和稳压电路及所述储电单元,所述第一线圈无线接收供电装置的能量而产生电流,所述电流依次经过所述整流电路、滤波和稳压电路而形成直流电输入至所述储电单元。
所述第一充放电单元还包括过冲过放保护电路,其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储电单元连接。
该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可用于连接外部适配器为所述储电单元进行充电的第一充电接口和/或可用于连接数据线为所述受电装置进行充电的第二充电接口,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电连接。
该无线充电装置还设有电力切换开关,所述电力切换开关用于控制第一种工作状态的放电电路的通断。
该无线充电装置在默认状态下保持第二种工作状态。
所述储电单元为可充电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格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格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14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