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速组件以及机械式十二档半自动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2261.X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9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柴亚非;刘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柴亚非;刘华伟 |
主分类号: | F16H3/62 | 分类号: | F16H3/62;F16H59/02;F16H6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刘锋 |
地址: | 462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 组件 以及 机械式 二档 半自动 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速组件以及机械式十二档半自动变速器。
背景技术
变速器是一种常见汽车配件,其功能主要有三种:1、改变传动比;2、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不变情况下,使汽车能倒退行驶;3、利用空挡,中断动力传递,以使发动机能够起动、怠速,并便于变速器换档或进行动力输出。
变速器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手动变速箱主要由齿轮和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而自动变速箱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变速器,无论是手动还是自动,一般均为四挡或五档的前进挡结构,即该变速器能够提供四或五个不同的传输比;一些高端车型上,使用到了六档或者七档的变速器;还有极个别车型,上使用了八档或九档;现有技术中还不存在成熟的十档及以上的多档位技术。
而且,现有技术中的变速器,其传动结构较为复杂,不仅制造成本高,而且维护成本也很高,因此,市场急需一种结构较简单,成本低廉的变速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较简单,成本低廉的新型变速组件,以及应用了此变速组件的机械式十二档半自动变速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速组件,包括传动主体件、传动主轴、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第三传动机构、第一制动件、第二制动件以及第三制动件;
所述传动主体件的内部设有容置腔,传动主体件的一侧设有用于与扭转减震器连接的连接位,所述扭转减震器与发动机的飞轮相连接;另一侧设有直径依次减小的第一圆周件、第二圆周件以及第三圆周件,所述第一圆周件、第二圆周件和第三圆周件构成三阶台阶状;
所述传动主轴穿过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以及第三传动机构的内部;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以及第一行星轮,所述第一圆周件的内侧设有齿轮,第一圆周件构成第一齿圈;所述第一太阳轮套装在传动主轴上,并可相对传动主轴转动;所述第一行星架与传动主轴固定连接,可随传动主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轮以及第一圆周件构成行星齿轮系统;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以及第二齿圈,所述第二圆周件构成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二行星轮安装在第二圆周件上;所述第二太阳轮与传动主轴固定连接,可随传动主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二太阳轮、第二圆周件、第二行星轮以及第二齿圈构成行星齿轮系统;
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轮、第三行星架以及第三齿圈;所述第三太阳轮套装固定在第三圆周件上,可随第三圆周件同步转动;所述第三行星架与传动主轴固定连接,可随传动主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轮、第三行星架以及第三齿圈构成行星齿轮系统;
所述第一制动件与第一太阳轮适配连接,用于阻止第一太阳轮转动;
所述第二制动件与第二齿圈适配连接,用于阻止第二齿圈转动;
所述第三制动件与第三齿圈适配连接,用于阻止第三齿圈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制动件包括第一制动轴、第一刹车盘以及第一刹车片组,所述传动主轴为空心轴,所述第一制动轴穿过传动主轴的内部空腔,并可在空腔内转动;所述第一制动轴的一端与第一太阳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刹车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刹车片组与第一刹车盘适配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制动件包括第二制动轴、第一制动齿轮、第二刹车盘以及第二刹车片组;所述第二制动轴的一端与第一制动齿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刹车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刹车片组与第二刹车盘适配连接;所述第二齿圈的内侧设有与第二行星轮是配的内齿轮,第二齿圈的外侧设有第一外齿轮,所述第一制动齿轮与第一外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制动件包括第三制动轴、第二制动齿轮、第三刹车盘以及第三刹车片组;所述第三制动轴的一端与第二制动齿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刹车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刹车片组与第三刹车盘适配连接;所述第三齿圈的内侧设有与第三行星轮是配的内齿轮,第三齿圈的外侧设有第二外齿轮,所述第二制动齿轮与第二外齿轮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柴亚非;刘华伟,未经柴亚非;刘华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22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发酵过程中的消泡搅拌器
- 下一篇:一种两浆一酸物理消泡方法及消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