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伤口清洗液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2812.2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9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慧;刘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40 | 代理人: | 齐晓静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伤口 清洗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伤口清洗液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需要清洗的伤口,比如切开口的脓包,目前的操作方法是医护人员使用注射器将生理盐水冲入其中,由此将其中的脓、淤血或其他分泌物冲出来,以帮助患处的愈合。但是,冲洗过程中,从患处流出的夹杂了脓、淤血或者其他分泌物的盐水会四处乱流,需要专门的医护人员不时拿纱布擦拭和吸收,因此整个过程需要较多护士,且频繁中断冲洗去清理流出的盐水使得操作过程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伤口清洗液收集装置,其能够在伤口清洗过程中方便地收集流出的冲洗液,节约人力,缩短清洗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伤口清洗液收集装置,其包括:环形圈、吸附圈、盖体、收集瓶;
收集瓶的上端开口;
盖体设置在收集瓶的上端开口上,以封闭收集瓶的上端开口;盖体包括负压连接头和环形圈连接头;负压连接头用于连接至负压源;环形圈连接头用于通过软管和细管连接至环形圈;
环形圈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对应一条细管,细管的第一端气密性地连接至对应的通孔,细管的第二端连接至软管的第一端;软管的第二端连接至环形圈连接头;
吸附圈紧贴环形圈的内壁而设置在环形圈中;所述吸附圈由棉纱或海绵制成;
环形圈的下侧设有粘胶,以将环形圈围绕待冲洗的伤口而粘附在患者的皮肤表面。
优选地,所述环形圈形成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三角形。
优选地,所述多个通孔为至少4个。
优选地,所述吸附圈为可拆卸地设置在环形圈中。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伤口清洗液收集装置,冲洗前将本实用新型的伤口清洗液收集装置围绕伤口而设置,冲洗时,冲洗液(生理盐水)自伤口中流出后被吸附圈吸附,负压通过收集瓶、环形圈连接头、软管、细管、通孔而压吸附力作用于吸附圈上,由此将吸附圈中吸附的清洗液抽吸到收集瓶中,保持吸附圈的吸附能力,从而无需在冲洗过程中频繁更换吸附圈,节约操作者的人数,有效缩短整个冲洗的操作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伤口清洗液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伤口清洗液收集装置的环形圈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的伤口清洗液收集装置的环形圈的侧视图;
图4为设置在图2的环形圈中的吸附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伤口清洗液收集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伤口清洗液收集装置,其包括:环形圈10、吸附圈11、盖体20、收集瓶30。
收集瓶30的上端开口;
盖体20设置在收集瓶30的上端开口上,以封闭收集瓶30的上端开口。
盖体20包括负压连接头23和环形圈连接头22,负压连接头23和环形圈连接头22连通盖体20的两侧。负压连接头23用于连接至负压源。环形圈连接头22用于通过软管21和细管12连接至环形圈10。
环形圈10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3,每个通孔13对应一条细管12,细管12的第一端气密性地连接至对应的通孔13,细管12的第二端连接至软管21的第一端。软管21的第二端连接至环形圈连接头22。由此,通孔13、细管12、软管21构成冲洗液的收集通路。
吸附圈11紧贴环形圈10的内壁而设置在环形圈10中。
吸附圈11由棉纱或海绵制成。
环形圈11的下侧设有粘胶14,以将环形圈11围绕待冲洗的伤口而粘附在患者的皮肤表面。
环形圈10形成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三角形。
多个通孔13为至少4个,以保证在二维正交坐标每个方向上至少存在一条吸附的通道。
吸附圈11为可拆卸地设置在环形圈10中,但淤血或脓堵塞,可以快速替换吸附圈。
使用时,根据伤口的形状,选择对应形状的环形圈,一般为椭圆或圆形的环形圈。将环形圈利用其底部的粘胶围绕患者的伤口而固定好环形圈。将盖体的负压连接头连接至负压源,打开负压源,使得环形圈的通孔中形成抽吸力。开始用注射器喷射盐水来清洗伤口,盐水自伤口流出就会被吸入吸附圈,通孔的抽吸力会将吸附圈中的盐水经由通孔、细管、软管而吸到收集瓶中。由于负压源的抽吸力要远远大于吸附圈的吸附能力,所以,吸附圈的吸附能力不会在清洗过程中有明显下降,因此,整个清洗过程中几乎不需要更换吸附圈,对于淤血较多的情况,在淤血堵塞吸附圈后,可以迅速更换新吸附圈,重新继续冲洗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28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毒柜
- 下一篇:呼吸科用吸痰化验一体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