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解水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2895.5 | 申请日: | 2017-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0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向华 |
主分类号: | C02F1/58 | 分类号: | C02F1/58;C02F1/461;C02F1/68;C02F101/12;C02F10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宛文鸣,王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水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水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解水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质决定体质”的观念已经成为现代人主流保健意识之一。现有电解水杯,只具有传统的电解水,水中会含有少量的的氯化钠,但在不电解的情况下,人体饮用含有少量氯化钠的水对人体不会产生危害,如果对含有少量氢氯化钠的水进行电解的话,水中就会产生氯离子,对人体产生危害,城市自来水余氯含量,人体健康也会产生危害,在饮用前也要对余氯进行处理,才可放心饮用。
因此,针对以上方面,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合理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产生无害的氯化合物、有利于达到健康饮用的电解水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解水发生器,包括主机,所述主机上部固定安装内支架体并且此内支架体底面水平设置电解板,所述内支架体顶部具有一圈环形凹槽并且该环形凹槽内部均匀设置若干亚硫酸钙球形块,所述内支架体的环形凹槽与杯体之间形成反应区,该环形凹槽由若干半球形的凹面组成并且每个凹面内固定一个亚硫酸钙球形块,从而将亚硫酸钙球形块环形分布于内支架体顶部;所述凹槽上表面安装外罩并且此外罩表面均匀分布若干反应透孔。
相应地,所述内支架体下端具有卡钩并且该卡钩将电解板卡接在内支架体里侧。
每个亚硫酸钙球形块与凹槽之间通过对应的固定环固定连接。
亚硫酸钙球形块与内支架体之间可拆接。
一种电解水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下方设置电解水发生器,所述电解水发生器带有主机,主机上部固定安装内支架体并且此内支架体底面水平设置电解板,所述内支架体顶部具有一圈环形凹槽并且该环形凹槽内部均匀设置若干亚硫酸钙球形块,凹槽上表面安装外罩并且此外罩表面均匀分布若干反应透孔。
相应地,所述电解板上表面与杯体底面持平;
反应区由内支架体向外延伸至杯体内腔中;
内支架体与杯体之间可拆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解水杯的有益效果为:
⑴通过将亚硫酸钙球形块设置在杯体中,由固定环固定,固定环有多个可放置亚硫酸钙球的凹槽,支架固定固定环,固定环可以根据需要取出,更换亚硫酸钙球;
⑵发生作用时,使水中的氯离子与亚硫酸钙球发生反应,产生氯化合物,对人体无害;
⑶使用时,启动主机,电解板产生电流,对杯体中的水进行电解,电解后产生氢离子,电解后的水中含有微量氯离子,与在电解板上方设有的亚硫酸钙球进行反应,产生无害的氯化合物,达到安全饮用的目的;
⑷通过设置内支架体、杯体、亚硫酸钙球形块、固定环之间配合连接,达到及时更换、及时拆解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解水杯的发生装置内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解水杯的发生装置外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解水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主机;2、面盖;3、电解板;4、亚硫酸钙球形块;5、杯体;6、内支架体;7、凹槽;8、外罩;9、反应透孔;10、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解水杯,包括主机1、杯体5,主机1所在内腔上方设置杯体5并且此杯体5顶部具有面盖2,所述主机1上部固定安装内支架体6并且此内支架体6底面水平设置电解板3;
进一步地,所述内支架体6顶部具有一圈环形凹槽7并且该环形凹槽7内部均匀设置若干亚硫酸钙球形块4,所述内支架体6的环形凹槽7与杯体5之间形成反应区,该环形凹槽7由若干半球形的凹面组成并且每个凹面内固定一个亚硫酸钙球形块4,从而将亚硫酸钙球形块4环形分布于内支架体6顶部,其中的反应区由内支架体6向外延伸至杯体5内腔中;
相应地,所述凹槽7上表面安装外罩8并且此外罩8表面均匀分布若干反应透孔9;
进一步地,每个亚硫酸钙球形块4与凹槽7之间通过对应的固定环10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可拆接。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一种电解水发生器,包括主机1,所述主机1上部固定安装内支架体6并且此内支架体6底面水平设置电解板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向华,未经李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28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循环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MO‑BAF污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