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宽带双极化孔径耦合馈电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3056.5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2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曲美君;邓力;李书芳;张贯京;葛新科;高伟明;张红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景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50;H01Q1/52;H01Q1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带 极化 孔径 耦合 馈电 天线 | ||
1.一种宽带双极化孔径耦合馈电天线,包括辐射层、孔径耦合层以及馈电层,所述辐射层拟合在所述孔径耦合层的上方,所述馈电层拟合在所述孔径耦合层的下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辐射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形辐射贴片,所述孔径耦合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环形耦合贴片;
所述馈电层的上表面敷设有敷铜金属面,该敷铜金属面刻蚀有第一馈电缝隙、第二馈电缝隙以及隔离缝隙,所述第一馈电缝隙和第二馈电缝隙以垂直排列方向刻蚀在所述馈电层的上表面,所述隔离缝隙以倾角为45°的排列方向刻蚀在所述馈电层的上表面的对角线上;
所述馈电层的下表面设置第一馈线以及第二馈线,第一馈线与第二馈线垂直设置在馈电层的下表面,第一馈线与馈电层的长边之间连接处设置有第一端口,第二馈线与馈电层的宽边之间连接处设置有第二端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双极化孔径耦合馈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层与孔径耦合层之间采用塑胶螺丝或尼龙柱拟合,所述馈电层与孔径耦合层之间采用塑胶螺丝或尼龙柱拟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双极化孔径耦合馈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层、孔径耦合层和馈电层均为矩形介质板,其中,所述辐射层、孔径耦合层以及馈电层的长度和宽度均为l5.5mm,所述辐射层和孔径耦合层的厚度均为1.6mm,所述馈电层的厚度为0.8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双极化孔径耦合馈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辐射贴片采用金属铜片制成的圆形贴片,该圆形辐射贴片的半径为5.1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双极化孔径耦合馈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耦合贴片采用金属铜片制成的环形贴片,该环形耦合贴片的外圆半径为7.5mm,内圆半径为4.5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双极化孔径耦合馈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缝隙和第二馈电缝隙均为镂空矩形缝隙,所述镂空矩形缝隙的长度为5.8mm、宽度为2.8m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宽带双极化孔径耦合馈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缝隙距离所述馈电层的长边、宽边的距离均为1.35mm,所述第二馈电缝隙距离所述馈电层的长边、宽边的距离均为1.35mm。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宽带双极化孔径耦合馈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线的一端设置在馈电层的长边中轴线的距离1.5mm处,所述第二馈线的一端设置在馈电层的宽边中轴线的距离1.5mm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双极化孔径耦合馈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缝隙为镂空长条缝隙,该镂空长条缝隙的长度为19.8mm、宽度为0.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景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景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305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棒中频加热温度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