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排泄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3371.8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1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徐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新卫界高科洁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D11/13 | 分类号: | E03D11/13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 | 代理人: | 董世博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排泄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用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自动排泄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马桶在使用过后一般需3-6 升的水才能冲洗干净,老式的马桶冲洗用水则更多。马桶节约用水一直是全球都在关注的问题。市面上的马桶大都是陶瓷材料,在马桶制作时都是用泥土烧制而成,在烧制过程中存在着污染空气、破坏土地资源等诸多问题。另一方面马桶损坏或不能使用扔弃时,在造成浪费土资源的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另外,市面上的马桶相对来说,部件之间容易磨损,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特别是有些马桶的排污阀,其内部磨损快,造成了容易将水渗漏下去、臭气倒灌出来的问题;因此,设计一款可以自动完成排泄动作的自动排泄的控制装置是目前所需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加密专用、具备防伪认证、防止重复使用、黏贴舒适性高、采集数效果好的自动排泄的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自动排泄的控制装置,包括电机、电磁离合器、驱动件、开阀装置和驱动机构;所述电机与电磁离合器固定,所述电磁离合器与开阀装置通过驱动机构进行连接,所述驱动件与开阀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与开阀装置采用复位弹簧进行连接,驱动件上设置有摇摆控制杆。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拉动件和转动件,所述拉动件的一端与开阀装置链接,另一端与转动件连接,所述转动件绕在电磁离合器上。
进一步的,所述拉动件采用拉绳,所述转动件采用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拉动件采用链条,所述转动件采用链轮。
进一步的,还包括人工控制部件,所述人工控制部件包括限位机构、支架、横杆、支点架和脚踏;所述横杆的一端位于限位机构下方且与之相抵,横杆的另一端与脚踏相连,横杆的中部铰接在支点架上,所述支点架上在横杆铰接点的下方设有支撑件,横杆中部的下表面与该支撑件相接触且绕着该支撑件摆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横杆靠近限位机构的一端下方设有防震垫。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制作方便,实用性强,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极易推广使用。自动排泄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强,对部件都有加强使用寿命的措施,并且将自动控制和人工控制相结合,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虽然结构紧凑,但对于需要更换的部件,可以进行整拆,更换亦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排泄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排泄的控制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排泄的控制装置的图1的爆炸图;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排泄的控制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排泄的控制装置的新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开阀装置8、电机10、转动件11、拉动件12、第一链轮11.1、第二链轮11.2、不锈钢链条11.3、限位机构11.4、支架11.5、弹簧11.6、驱动件15、横杆18、支点架19、脚踏20和支撑件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5所示,自动排泄的控制装置,包括电机10、电磁离合器、驱动件15、开阀装置8和驱动机构。所述电机10与电磁离合器固定,所述电磁离合器与开阀装置8通过驱动机构进行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拉动件12和转动件11,所述拉动件12的一端与开阀装置8连接,另一端与转动件11连接。所述拉动件12采用拉绳,转动件11采用滚轮,或所述拉动件12采用链条,转动件11采用链轮。所述转动件11绕在电磁离合器上。这就使得电磁离合器通过转动件11带动拉动件12,从而使得开阀装置8运作。
具体的拉动件12采用拉绳,转动件11采用滚轮时,滚轮与开阀装置8联动,拉绳绕在滚轮上且绳索的一端与滚轮的边缘相连,绳索的另一端与开阀装置8的主控制机构联动(图中未显示),并在滚轮上设置扭簧用以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新卫界高科洁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新卫界高科洁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33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