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向管柱的护罩组件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3518.3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4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韩峰;周建明;段兴中;郭永良;柴少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6 | 分类号: | B62D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管柱 护罩 组件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向管柱的护罩组件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零部件之间的配合既要简单又要避免缝隙过大造成的内结构可视的风险。相关技术中,转向管柱与周边零部件的配合间隙大,驾驶员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他零件的安装结构,严重降低了产品品质感,存在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转向管柱的护罩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护罩组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转向管柱的护罩组件,包括:仪表板;护罩本体,所述护罩本体与所述仪表板相连,且适于套设在转向管柱外;遮挡部,所述遮挡部与所述护罩本体相连,且至少部分与所述仪表板重叠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转向管柱的护罩组件,通过简单的遮挡部即可实现内结构不可视,可以提升产品的品质,且护罩组件的结构简单,占用的安装空间小。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转向管柱的护罩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护罩本体包括上护罩和下护罩,所述上护罩和所述下护罩相连且限定出供转向管柱贯穿的通孔,所述遮挡部与所述下护罩的下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遮挡部与所述下护罩一体成型。
具体地,所述遮挡部为板状。
具体地,所述遮挡部与所述下护罩之间的弯折角度为100°-150°。
可选地,所述护罩本体和所述遮挡部均为塑料件。
可选地,所述遮挡部伸入到所述仪表板的内侧。
可选地,所述遮挡部伸入到所述仪表板左下护板的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如第一方面任一种所述的转向管柱的护罩组件。
所述车辆与上述的转向管柱的护罩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护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护罩组件的断面图。
附图标记:
护罩组件100,
仪表板1,护罩本体2,上护罩21,下护罩22,遮挡部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首先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管柱的护罩组件100。
如图1-图2所示,转向管柱的护罩组件100包括仪表板1、护罩本体2和遮挡部3。
其中,护罩本体2与仪表板1相连,且护罩本体2适于套设在转向管柱外,遮挡部3 与护罩本体2相连,且遮挡部3的至少部分与仪表板1重叠设置。比如,遮挡部3可以伸入到仪表板1的内侧,具体地,遮挡部3可以伸入到仪表板1左下护板的内侧。
可以理解的是,仪表板1上设有用于安装转向管柱的开口区域,遮挡部3可以从开口区域伸入到仪表板1的内侧,遮挡部3与仪表板1在竖直平面上的投影以及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有重合区域,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内结构可视的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管柱的护罩组件100,通过简单的遮挡部3即可实现内结构不可视,可以提升产品的品质,且护罩组件100的结构简单,占用的安装空间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35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童床边床的刹车结构
- 下一篇:一种四轮标准电动车转向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