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需停机就可排渣的循环泥浆系统上的浆渣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3987.5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4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俊;范杰;张挣鑫;李敏;张敏;张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29/03 | 分类号: | B01D29/03 |
代理公司: | 贵州启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2108 | 代理人: | 赵彦栋,王维庄 |
地址: | 550003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需 停机 就可排渣 循环 泥浆 系统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无需停机就可排渣的循环泥浆系统上的浆渣分离器,属于土木工程灌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泥浆循环系统是运用在灌注桩系中一个重要环节,而灌注桩系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在钻孔过程中需配套循环泥浆,循环泥浆具有浮悬钻渣、冷却钻头、润滑钻具,增大静水压力,并在孔壁形成泥皮,隔断孔内外渗流,防止坍孔的作用。
因循环泥浆中会混入大量的石块,但因现有的循环泥浆系统中未设置浆渣、石块分离装置故在使用过程中常会在粗细对接的管口处发生堵塞,影响循环泥浆的正常使用,进而影响整套工艺的连续性。
专利号为:20132001461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泥浆循环系统的浆浆渣分离器,其连接于泥浆循环系统的泥浆管,所述浆浆渣分离器包括一密封式腔体,该腔体设有进浆口和出浆口,所述进浆口和出浆口分别与进浆管和出浆管连接,所述腔体在进浆口和出浆口之间设有过滤网,并且所述腔体在所述过滤网的浆渣堆积一侧设置一带有可密封盖板的出渣口。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建设工程领域泥浆循环系统中实现浆、渣自动分离的问题,使施工顺利进行。”该专利虽然在容器上设置了进、出浆口和滤网,但因其滤网是接近竖直放置,排渣口位于滤网的左下侧,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在出现堵塞清渣过程中,打开盖板后出渣口不仅能排出石块,而且还会掉落出大量的泥浆,增加后续的清理工作量,2、在清渣的过程中需关闭循环泵,这样必然还会影响循环泥浆工作的连续性,影响正常的钻孔;3,排渣口盖板设置于进口侧的左下方,这样在清理完石渣后,因泥浆无法流净,必然很难关门,影响整个工艺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排石渣过程中泥浆数量少、排渣效率高、可不停机连续作业的无需停机就可排渣的循环泥浆系统上的浆渣分离器,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无需停机就可排渣的循环泥浆系统上的浆渣分离器,它串接在泥浆循环系统上,包括密封腔体,在密封腔体的左上侧连接有泥浆进浆口,右下侧连接有泥浆出浆口,在密封腔体内设有滤网,所述的滤网由平板段和L形折弯段组合构成,平板段左低右高与水平面夹角为5-15°,L形折弯段的竖板与垂直面有20-30°夹角,L形折弯段的横板左高右低与水平面有10-20°夹角;滤网的左端低于泥浆进浆口下沿、右端高于泥浆出浆口上沿,滤网上方的右上侧设有出渣口,在出渣口上设有盖板。
前述的无需停机就可排渣的循环泥浆系统上的浆渣分离器是,滤网的孔径小于泥浆出浆口。
前述的无需停机就可排渣的循环泥浆系统上的浆渣分离器是,密封腔体的底部为左低右高的倾斜面。
前述的无需停机就可排渣的循环泥浆系统上的浆渣分离器是,在滤网的上下端面设有凸起的料垫形成肋。
前述的无需停机就可排渣的循环泥浆系统上的浆渣分离器是,在密封腔体的顶部设有观察窗。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在密封腔体内设有滤网,滤网的左端低于泥浆进浆口下沿、右端高于泥浆出浆口上沿,滤网上方的右上侧设有出渣口,在出渣口上设有盖板,滤网由平板段和L形折弯段组合构成,这样的滤网将腔体分为了上下两半,在泥浆的自然流动性下,泥浆会通过滤网进入下腔体再进入出浆口,而被滤网拦截在上方的石块则会被泥浆推向右侧的L形折弯段进行堆积,且在推动的过程中泥浆也会逐渐从滤网上方掉落,进而可以减少石块上泥浆的数量,降低后续的清理,向上10—20度的倾斜更能降低石渣与泥浆的混合粘附率;L形折弯段的竖板倾角进一步减少石渣上附着的泥浆,横板的倾斜设置可以便于石渣冲出查口排出,顶部设置观察窗,这样当观察到石渣数量较多影响泥浆下落时,可以打开盖板,位于L形折弯段处对的石渣就会从出渣口自然流出,实现自动排渣,为加快速度也可以有相关工作人员手工掏渣,此结构可以连续作业无需停机,且因处于排渣口的泥浆较少,故对排渣口盖板关闭来说也影响较低。密封腔体的底部为左高右低的倾斜面,这样便于腔体底部的泥浆自然落入出浆口;在滤网的上下端面设有凸起的料垫形成肋,料垫形成肋为凸起的钢条,这样既可以增加滤网的强度,又可以使泥浆粘附在滤网表面,减少对滤网的磨损,提高滤网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无需停机就可排渣的循环泥浆系统上的浆渣分离器,其是在密封腔体1的左上侧连接泥浆进浆口2,右下侧连接有泥浆出浆口3,泥浆进浆口2和泥浆出浆口3按流向串接在循环泥浆系统上,所述的密封腔体可以是任何规则形状,长方体、三菱柱、圆柱体均可,在密封腔体1内设有滤网,所述的滤网由平板段4和L形折弯段5组合构成,平板段4左低右高与水平面夹角为5-15°,L形折弯段5的竖板与垂直面有20-30°夹角,L形折弯段5的横板左高右低与水平面有10-20°夹角;滤网上方的右上侧设有出渣口,出渣口下沿与滤网齐平,即L形折弯段5的横板与出渣口下沿齐平,在出渣口上设有盖板6,制作时滤网的孔径小于泥浆出浆口3的直径,在密封腔体1的顶部设有观察窗,这样的滤网将腔体分为了上下两半,在泥浆的自然流动性下,泥浆会通过滤网进入下腔体再进入出浆口,而被滤网拦截在上方的石块则会被泥浆推向右侧的L形折弯段进行堆积,且在推动的过程中泥浆也会逐渐从滤网上方掉落,进而可以减少石块上泥浆的数量,降低后续的清理,向上10—20度的倾斜更能降低石渣与泥浆的混合粘附率;L形折弯段的竖板倾角进一步减少石渣上附着的泥浆,横板的倾斜设置可以便于石渣从出查口排出,顶部设置观察窗,这样当观察到石渣数量较多影响泥浆下落时,可以打开盖板,位于L形折弯段处对的石渣就会从出渣口自然流出,实现自动排渣,为加快速度也可以有相关工作人员手工掏渣,此结构可以连续作业无需停机,且因处于排渣口的泥浆较少,故对排渣口盖板关闭来说也影响较低。密封腔体1的底部为左低右高的倾斜面,这样便于密封腔体1底部的泥浆自然落入出浆口3;在滤网的上下端面设有凸起的料垫形成肋,料垫形成肋为凸起的钢条,这样既可以增加滤网的强度,又可以使泥浆粘附在滤网表面,减少对滤网的磨损,提高滤网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理工学院,未经贵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39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房设备及其组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住宅式集装箱顶部结构的加工方法